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网站支持IPv6

北海市人民政府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印发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北政发〔2023〕3号
发布时间:2023-02-05 10:06     [字体大小:  ]    

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现将《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23年2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
(2022—2025年)
 
    为适应新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农林牧渔业结构,解决农业发展结构性问题,推动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前提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按照“做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渔业、发展特色林业”总体思路,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业产业强镇和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服务好、带动好小农户发展,实现联农带农,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全市农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农林牧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148.2亿元,年均增长9.2%。
    ——种植业产值达130.7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39.5亿元,年均增长9.4%,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25.9%提升到26.1%;
    ——林业产值达11.3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4.7亿元,年均增长14.5%,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1.9%提升到2.3%;
    ——畜牧业产值达102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65亿元,年均增长28.8%,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10.5%提升到20.4%;
    ——渔业产值达228.7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23.2亿元,年均增长2.4%,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58.4%调整为45.7%;
    ——辅助性活动产值达27.3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15.8亿元,年均增长24.1%,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从2021年的3.3%提升到5.5%。
    到2030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条件持续改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和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优化升级,“三农”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全区前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17亿元,年均增长7.5%;种植业产值达到188亿元,占比26.2%;畜牧业产值达到159.6亿元,占比22.2%;渔业产值达到313亿元,占比43.7%;林业产值达到17亿元,占比2.4%;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39.4亿元,占比5.5%。
    三、重点任务
    (一)种植业提质扩面行动。
    “十四五”期间,按照“保粮、稳蔗、增果、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思路,实施种植业提质扩面行动。到2025年,种植业产值达到130.7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39.5亿元,年均增长9.4%。
    1.提升耕地质量和利用率。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全面开展耕地撂荒治理,促进复耕复种;统筹实施中型灌区改造、现代农业产业园、旱改水等项目,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和提升农田生产条件。到2025年,力争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130万亩以上;2.9万亩撂荒耕地存量全部实现复耕复种。
    2.大力发展设施大棚果蔬产业。坚持耕地保护与设施建设统一的原则,加强设施大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力度。到2025年,力争全市设施大棚面积从3万亩增长到15.1万亩,新增面积12.1万亩。重点在合浦县廉州、沙岗、常乐、石湾、石康,铁山港区南康和营盘等乡镇建设7个大棚果蔬示范区,在银海区福成镇打造1个大棚果蔬产业园。
    3.扩大优质特色水果种植。实施“桉退果进”,调整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推广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水果品种,重点发展荔枝、柑橘、百香果、菠萝蜜等亚热带水果,提升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设施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力争全市水果种植面积从19万亩增长到28.4万亩,新增9.4万亩。重点在合浦县曲樟、公馆、乌家和银海区福成等乡镇建设荔枝、百香果、菠萝蜜等亚热带水果示范基地。
    (二)畜牧业增效扩量行动。
    “十四五”期间,按照“稳家禽、增生猪、扩牛羊、发展蛋奶”的思路,实施畜牧业增效扩量行动。到2025年,争取畜牧业产值达到102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65亿元,年均增长20.4%。
    1.提升生猪和家禽养殖规模化水平。落实贷款贴息、项目用地、设施奖补等扶持政策,推动生猪和家禽养殖高质量发展,构建“以企带户、以大带小”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畜禽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全市生猪出栏从80万头增长到305.3万头,新增生猪出栏225.3万头,家禽出栏从3470万羽增长到5734万羽,新增家禽出栏2264万羽。重点保障东方希望、牧原集团百万生猪养殖项目加快建设达产,继续支持凤翔集团、和润鸽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2.增扩牛羊产业。用足用好国家扩大牛羊产业发展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牛羊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力争全市肉牛肉羊出栏从3.5万头增长到11万头,新增肉牛肉羊出栏7.5万头。重点在合浦县石康、常乐、石湾,银海区福成和铁山港区南康等乡镇建设5个牛羊养殖产业示范区。
    3.发展蛋奶产业。加快推进北海蛋奶产业发展,打造北海海鸭蛋特色品牌。到2025年,力争全市蛋奶从1.6万吨增长到8.2万吨,新增蛋奶6.6万吨。支持合天宝龙、凤集集团、北海海鸭蛋集团等蛋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合天宝龙公司标准化海鸭养殖项目建设投产,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优质奶水牛养殖基地及奶制品加工项目。
    (三)林业调优提效行动。
    到2025年,林业产值达11.3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4.7亿元,年均增长14.5%。
    完善林业发展规划,调整优化林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苗木、木本香料油料等优质高效林业产业,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链。进一步扩大罗汉松种植面积和规模,积极探索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推广种养融合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林地产出。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增罗汉松及花卉苗木种植面积0.67万亩;木本香料林种植面积达0.21万亩,油茶“双千”种植面积达3.1万亩。重点在银海区平阳镇建设美丽中国花木(罗汉松)产业示范园项目。
    (四)渔业转型升级行动。
    到2025年,渔业产值达228.7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23.2亿元,年均增长2.7%。
    围绕“一海两陆”,重点发展海洋重力式网箱养殖、陆基循环水产养殖,统筹改造近岸池塘,发展小拱棚对虾养殖,打造特色渔业;发展生蚝、象鼻螺、文蛤、花甲螺等特色贝类底播或浮筏养殖,新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家,积极推动休闲渔业、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快速发展,积极创建北海现代渔港经济区,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一产提质升级。到2025年,力争全市新增底播和浮筏养殖12.4万亩,重力式标准网箱1612口,陆基循环水养殖圆池9661口,新建小拱棚对虾养殖8.67万亩以上。重点在合浦西场、党江、闸口和银海区福成等沿海乡镇建设4个拱棚养虾示范区,在南流江沿岸打造陆基循环水养殖示范带。
    (五)农业服务提升行动。
    1.强化现代种业创新。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引进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龙头企业,构建现代种业体系;支持农业企业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加快品种改良与更新换代;推动院企合作,普及良种良法。
    2.强化农业机械化。推进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创新,引导和支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一批农机服务合作社,探索推广“技术托管”等创新服务模式。到2025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0%以上。
    3.强化用地用海保障。加大土地流转,鼓励依法采取转包、出租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力争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1万亩以上;做好养殖用海规划,加快海域使用论证评估及挂牌出让,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
    4.强化品牌建设。强化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的示范引领作用,重点打造海鸭蛋、北海海鲜、鸡嘴荔等一批特色区域公用品牌,同时支持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强化商业品牌打造,提升农产品价值。到2025年,力争新培育10个以上农业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品牌,新创建2个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纳入广西农业品牌目录。
    5.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带动农户进入市场,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以上。
    6.强化招商引资。以设施农业、现代种业、仓储冷链物流、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休闲旅游等为重点开展招商引资,争取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企500强,“国字号”、“央字头”、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等“大块头”农业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市农业农村局、海洋局、林业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金融办等部门主要领导和县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明确部门和各县区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强化工作领导、管理和协调,督促推动政策落实、项目落地,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
    (二)加强政策扶持。制订出台发展设施大棚、优质果蔬、特色禽畜、设施渔业以及土地流转、退桉还耕、桉退果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扶持政策,整合各级政策资源、补助资金,集中精力建设一批农业产业重点项目,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夯实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基础和强化产业联农带农效应。
    (三)加强要素保障。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用好用活上级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统筹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市发展改革部门每年安排不低于本年前期工作经费的15%用于支持农业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二是拓展资金支持渠道。充分利用“桂惠贷”,优先扶持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林牧渔业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扩大农林牧渔业发展有效投资渠道。三是加大农业生产要素保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亩的林地使用指标和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指标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确保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用地得以保障。各县区严格落实“两包干三承诺”的要求,对农业项目建设涉及所需水、电、道路、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负责接至项目点上。
    (四)加强监督考核。将结构调整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区,层层压实责任,健全目标考核机制。建立督导考核机制,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对各县区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成绩突出的县区,给予适当的资金奖补,项目安排上优先支持;对工作不力的,采取通报、约谈等措施,倒逼责任落实。
    (五)加强典型引导。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市县出台的支持政策,提升企业和农户对扶持政策的知晓率。认真总结县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充分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