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网站支持IPv6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印发北海市加快北海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2-31 11:22     文章来源: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北海市加快北海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北海市加快北海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体球网,足球比分网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印发广西加快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21〕122号)精神,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北海综合保税区在北海建设开放城市、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向海经济中的支撑带动作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及北海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聚焦北海综合保税区功能创新和业态创新,统筹A区、B区资源优势,围绕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高北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为主要目标,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推进北海综合保税区建设,努力将北海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辐射带动北海市乃至广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平台和强力引擎。
    二、发展目标
    结合海关总署绩效评估和自治区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安排,用三年时间开展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力争到2023年,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项目聚集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绩效评估综合排名和主要指标取得明显进步。
    (一)综合排名进一步提升。对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绩效评估体系,全面提升北海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和质量。到2023年,综合保税区年度发展绩效评估结果力争进入全国前60名。促进绩效评估各项主要指标健康发展,基本消除弱项短板。
    (二)产业支撑明显提升。引导加工制造、研发设计、检测维修、销售服务类等企业在北海综合保税区集聚发展,产业项目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围绕“五大中心”建设,打造2个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形成物流分拨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和销售服务中心。到2023年,力争年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三)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加大招商引贸和企业培育服务力度,加强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到2023年,进出口总值力争实现150亿元,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值力争实现135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值力争实现12亿元,保税物流进出口值力争实现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力争实现1000万美元。
    (四)集聚效应显著增强。到2023年,北海综合保税区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活跃企业数超过60家,年度从业人数超过12000人。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
    1.规划产业方向。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与配套区域及其他主体功能区域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和便捷流通。结合北海综合保税区主导产业和特色功能,制定特色产业目录,侧重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新型显示器件、智能照明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休闲食品、粮油等食品加工产业,保税物流、现代金融、设计研发、服务外包、销售结算等高端服务业,以及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北部湾办、投资促进局,北海海关)
    2.明晰产业定位。围绕“五大中心”建设,结合北海经济特点和要素禀赋,着力培树北海综合保税区的“北海版本”和“北海品牌”。有重点地打造加工制造中心+检测维修中心+研发设计中心,培育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复合优势,构建二产和三产的嵌套产业链,推动加工、物流、服务等业态形成长链效应和循环效应。(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北部湾办、投资促进局,北海海关)
    (二)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
    1.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1)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打造加工制造中心。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做精做强主导产业,以“高、精、尖”为导向,积极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智能家居、芯片封装等电子信息产业。以宣臻、建兴、建准、绩迅、翰博士等一批电子信息项目为依托,重点引进产业链上的主导生产企业,在北海综合保税区内外聚集上下游关联产业,进一步优化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配套布局,打造高端加工制造中心。
    (2)做大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打造检测维修中心。依托“北海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全球入境维修/再制造示范区”平台,争取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入境再制造业务试点落地北海综合保税区,形成北海“再制造”品牌,力争将“绩迅”培育成再制造墨盒行业的独角兽企业。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复印机、一体机、打印耗材、手机等检测维修企业,构建区内外、境内外“一条龙”检测维修产业链条。支持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在北海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出口检验认证服务。在执行现有保税维修“正面清单”产品目录的同时,积极向国家争取将体球网,足球比分网产品纳入产品目录,积极争取境外维修产品内销,探索扩大承接境内区外维修业务范围。
    (3)发展粮食加工产业,打造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北海综合保税区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北海综合保税区粮食等大宗商品加工仓储中心,构建“一线”进口原料经“二线”内销的加工增值链条。加快建设北海铁山港进口粮食专用码头、粮食中转仓,设立进口粮食联合检验实验室,拓展海关监管场所。加快B区配套热力管网建设,推动润维生物、新天地生物科技、源发生物科技、铭迈生物科技等一批粮食加工项目建成壮大,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力争将粮食加工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口岸办)、投资促进局,北海海关,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港分公司)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北海综合保税区用好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平台,抢抓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用好政策吸引力、区位协同力、要素供给力,大力推进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产业链招商,吸引项目落户北海综合保税区。以产业规划为指导,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龙头型企业和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专精特新及“小巨人”型企业,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投资促进局)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物联网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北海综合保税区新型保税物流、加工贸易综合服务中心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北海综合保税区承载能力。积极推进北海综合保税区配套供电线路提质保供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落地服务。继续加强发挥北海综合保税区规划引领作用,统筹落实北海综合保税区用地及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强化产业用地保障,支持北海综合保税区按程序予以扩区。加快北海综合保税区周边港口和路网建设,推进北海铁山港综合航运港和航道建设,推进高速铁路设施建设,完善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陆路通道。(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口岸办〕、北部湾办,北海海关、北海供电局,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港分公司)
    4.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北海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完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以研发创新促进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引导北海综合保税区内企业设立研发中心或扩大研发规模,支持企业申请国家级及自治区级创新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合作,积极引进全国设计领域高端人才和高新技术科研机构,针对研发投入大且能转化成实际成果应用的企业或项目给予专项重点扶持,在科研机构规划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科技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加强业态创新,激发发展动能。
    1.培育保税研发业务,打造研发设计中心。积极探索培育电子信息、维修/再制造等技术研究和开发业务。支持建准、翰博士等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开展保税研发业务,加快推动定绅再制造研发中心建设。引进并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在北海综合保税区发展,积极打造研发设计中心。(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北海海关)
    2.培育保税物流业务,努力打造物流分拨节点。立足北海综合保税区构建保税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向海经济发展和要素流通,探索“一站式”“一单式”运营,便利北海综合保税区“一线”进出口。支持“二线”进出区物流业务发展,多向组合“一线”“二线”物流业务,支持北海综合保税区内外加工贸易企业开展货物结转。加强北海综合保税区内集运、仓储、分拨一体化建设,推进冷链物流和特色物流发展。建设集保税物流网络交易中心、保税物流分拨中心、保税物流配送中心、保税物流仓库、恒温仓、冷链仓等为一体的物联网智能终端产业园。加大B区辐射周边产业力度,就近提供保税仓储、物流分拨配送服务,提升北海铁山港吞吐能力,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圈。支持出口集拼型、进口配送型、物流综合型等企业入驻,将北海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进出口货物往来北部湾经济圈、大西南内陆腹地的临港国际采购、分拨、配送基地。(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口岸办)、投资促进局,北海海关,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港分公司)
    3.支持多样化业态发展。积极探索保税租赁业态,鼓励引入相关市场主体拓展融资租赁业务。探索利用北海综合保税区开展面向境外的服务外包、销售结算等项目,扩大服务贸易范围。(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投资促进局,北海海关)
    4.复制推广自贸区创新经验。积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中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关的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服务、税收管理和综合监管等改革试点经验,并结合北海综合保税区发展实际,进行叠加、集成和创新,提升北海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形成具有北海特色的典型经验。(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北部湾办,北海海关)
    5.推动企业开展国内委托加工。推进北海综合保税区内加工制造企业利用剩余产能承接境内区外委托加工业务,简化综合保税区进出区管理,促进货物便利流转。积极探索建立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对产业链上符合信用条件的企业在账册管理、进出区货物流转、担保管理等方面给予便利。(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北海海关)
    (四)强化区域协作,推进融合发展。
    1.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积极争取将北海综合保税区列入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区,用好与南宁、钦州、凭祥综合保税区同等的自治区级财政全留政策,做好相关落地对接工作。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与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各自贸片区扩大创新交集领域,积极与自贸片区开展衔接工作,率先复制推广投资开放、贸易便利等方面的便利化经验,优先承接先行试点措施。(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商务局、北部湾办,市税务局、北海海关)
    2.强化区内外协同合作。将北海综合保税区融入北海市产业一体规划,与周边区域形成产业合作互动,打造“保税+”区域经济。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与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海高新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等园区协同发展,为北海发展绿色化工、电子信息、高端玻璃及光伏材料、新材料及高端设备制造、高端造纸、能源等六大工业产业集群提供相应服务。推进北海综合保税区与自治区其他综合保税区整体协同发展,强化区域性政策协同,向外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多渠道集聚要素资源,高水平参与国际国内价值链分工。(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北部湾办,北海海关)
    (五)优化监管服务,促进惠企兴企。
    1.提升通关便利。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卡口系统优化升级,提升货物进出区效率。推进实施“四自一简”保税监管新模式,深入推广“两步申报”“先出区后报关”模式。对北海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创新更加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实施“进境一线检疫、二线检验”的检验检疫措施,对入区食品、动植物产品等采取便利化方式开展检验监管。实施一线进境环节“准许入境”监管和风险防控,二线出区入国内销售前,根据企业申报实施“合格入市”监管和风险防控。对境内入区的不涉及出口退税等的货物、物品实施便捷进出区管理。(牵头单位:北海海关;责任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2.拓展“内向型”业务。推动原料供给和成品内销两个环节对接国内市场,与国内上下游环节加强联动。深化推进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指导北海综合保税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自愿申请成为试点企业,进一步提高试点企业覆盖面。实施内销商品特殊质量安全检验监管便利化措施。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支持永昶、琛航等企业扩大内销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订单合理调整产能配置,推动区内企业“有产有销有盈利”,积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税务局、北海海关)
    3.加强AEO(经认证的经营者)认证企业培育。加大对北海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的AEO认证培训力度并加快认证进度。对新设立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企业,经评定符合有关标准的,可直接赋予最高信用等级认证。推动信用部门协同,落实联合激励举措,探索给予高级认证企业体球网,足球比分网通关便利措施,提升政策获得感,推动AEO认证企业数量大幅提升。(牵头单位:北海海关;责任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4.优化税收征管服务。优化各环节增值税缴纳和出口退税服务,推行无纸化、“非接触式”“容缺办理”等便利举措,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提高一般纳税人登记效率,对一般纳税人试点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牵头单位:市税务局;责任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5.持续推动外汇收支便利化。规范北海综合保税区外贸企业的外汇收支管理,不断创新外汇结算方式,便利小微企业和个人办理跨境电子商务结算,拓宽外汇结算渠道,放宽跨境电子商务相关税费的代垫及轧差结算。持续优化北海综合保税区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管理,放宽出口收入待核查账户开立,放宽具有出口背景的国内外汇贷款购汇偿还,扩大企业货物贸易电子单证使用范围,放宽银行业务审核签注手续。(牵头单位:国家外汇管理局北海市中心支局;责任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六)推进区港联动,提升物流通关效率。
    1.提升口岸信息化和服务水平。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将北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境货物全部纳入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范围,推动实现“单一窗口”与码头、场站、港航管理作业系统数据对接,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口岸扩大开放,简化通关流程和优化作业方式,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通关效率和通关能力。(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口岸办〕;责任单位:市北部湾办、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港分公司,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2.提升区港联动运作水平。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与北海港码头协同联动,实现码头集装箱与综合保税区集装箱堆场的双向直通,引导货物在北海综合保税区集拼、包装、加工等,实现区港联动协同发展。发展海铁、空陆、空铁等多式联运,探索“一站式”“一单制”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能。(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口岸办〕、北部湾办,北海海关、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北海港分公司)
    (七)完善发展机制,提升运营水平。
    1.建立国际经贸规则对接机制。推动落实原产地自主声明制度和原产地预裁制度。实施审慎包容监管,鼓励“法无禁止即可为”,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制度。(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北海海关,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2.强化部门协同机制。推动集成创新,进一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北海综合保税区内企业为单元,构建海关总担保管理模式,丰富关税保证保险等担保载体。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推动北海海关、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执法互助、监管互认、数据互换,优化监管服务方式。推动“政府+保险”合作模式,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注册在综合保税区内的外贸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保费,予以财政扶持补贴。(牵头单位:市北部湾办;责任单位:市商务局、金融办,市税务局、北海海关,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3.健全项目落地扶持机制。梳理普惠性减税和结构性减税政策,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完善投资项目全过程扶持机制,建立企业名录库和实施项目库,针对北海综合保税区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开展“直通车”“一对一”服务,实行重大事项“即事即议”“一事一议”。(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北部湾办,市税务局、北海海关)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实施。建立北海综合保税区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北海海关、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协调推进政策落实、监管服务等具体事务。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北海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协同配合,认真贯彻落实方案要求,切实推动北海综合保税区发展。北海综合保税区要落实主体责任,主动作为,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各相关单位)
    (二)强化政策扶持。
    1.强化财政支持。用好上级财政专项支持,落实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综合保税区的资金保障,保障北海综合保税区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的刚性需求。用好北海市财政专项资金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打造重要功能平台、重大创新试点等,建立稳定的长效增长机制,实现财政导向性精准滴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自治区争取地方专项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北海综合保税区平台建设和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北部湾办、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2.强化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北海综合保税区内企业创新发展。创新企业“信用+融资”模式,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增加对北海综合保税区内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投放规模,向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进口信贷、出口信贷和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服务。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产业,解决北海综合保税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北海综合保税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和发行债券。(牵头单位:市金融办;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商务局、北部湾办、金融办、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3.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北海综合保税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能力与业务水平,打造适应外向型经济特点的业务团队,注重培养一批懂政策业务功能、实践运用能力强的骨干人才。积极吸纳和引进海内外高层次、国际化和紧缺急需人才到北海综合保税区创业发展。落实人才专项经费,对进入北海综合保税区工作并经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性人才给予补贴。完善高端人才融资、科研、学习、生活、子女教育等政策,强化服务意识,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三)强化培训宣传。建立政策研究小组,研究推动国家、自治区、北海市有关政策落实,加强在招商引资、项目入驻、园区建设和市场开拓中的政策应用。加大政策宣讲和培训解读,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指导企业精准用策。及时研究解决或解答企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宣传,及时报道北海综合保税区相关工作进展和成效,营造关注、支持、参与北海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的浓厚氛围。(牵头单位: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生态环境局、商务局、北部湾办,北海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