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网站支持IPv6

《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3-2025)》解读

发布时间:2016-01-25 11:06     文章来源:北海涠洲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3-2025)》解读
 
    一、《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3-2025)》编制背景
    1992年,涠洲岛(含斜阳岛)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海岛资源开发试验之一,1995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2004年1月19日,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2013-2025)》(以下称《规划》)编制严格遵循:第一,保护地质遗迹,保护自然环境;第二,普及地球科学知识,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高;第三,开展旅游活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范围
    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跨东经109°05′E-109°13′E,北纬20°54′N-21°05′N,规划总面积11.426平方千米,包括涠洲岛和斜阳岛两个部分,共划分了三个景区,分别为南湾景区、内岛景区和斜阳岛景区。
    三、地质公园的性质与发展目标
    (一)公园性质
    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火山地质遗迹、海蚀地貌景观和海底珊瑚景观的观光、科普为主题,以海岛休闲独家为特色,集热带农业观光、宗教文化体验、生态养生、爱国教育、商务会议、运动节事、商业购物等多元化产品于一体,且富含客家、疍家和南珠等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开放式公园。它不仅是一个保护火山地质遗迹及海蚀地貌景观、展示热带海岛风光、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而且是涠洲岛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动力,北海市连接海、城的重要空间节点和国家重大战略的交汇点。
    (二)发展目标
    到规划期末,将广西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成为火山地貌、海蚀海积地貌等稀缺地质遗迹保护有效,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科学普及功能强,旅游活动丰富,接待服务设施完善,有效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显著,以火山海岛为特色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景区。
    四、主要规划内容
    (一)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1.体布局与园区、景区划分
    (1)总体布局
    根据涠洲岛地质公园的性质和布局原则,按地质遗迹景观和其它景观类型的间分布与组合特征,以及土地用地类型、交通线路等因素,对接《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发展规划》、《北海涠洲岛旅游区(镇)总体规划(2011-2025)》、《涠洲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等上位规划,构建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一湾、一区、一岛”的总体布局,并据此划分南湾景区(一湾)、内岛景区(一区)、斜阳岛景区(一岛)三大景区。
    (2)景区划分
    a.南湾景区
    位于涠洲岛,景区东至湾仔芝麻滩,西至鳄鱼山,北至湾背,南至海域。拥有丰富的火山地貌、海蚀海积地貌景观和绝美的半圆弧状优美海湾(南湾火山口)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等人文景观。
    b.内岛景区
    位于涠洲岛,与南湾景区北部相接,包括竹遮寮、西角两村东部以及荔枝山、公山、盛棠三村大部的内岛区域。景区发育有涠洲岛的奠基者——造岛玄武岩,拥有湿地、珍稀动植物等生态资源,西方宗教文化和本土客家文化、疍家文化等人文资源,以及热带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
    c.斜阳岛景区
    位于斜阳岛。环岛沿岸发育有原始风貌的海蚀地貌和斜阳村火山口地质遗迹,拥有成片的台湾相思树林和良好的生态植被。
    2.功能区划分
    将涠洲岛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门区、科普教育区、公园管理区、地质遗迹保护区、游览区、游客服务区、自然生态区、居民点保留区等8 大功能区(附表5)。
    (1)门区
    在南湾景区的原地质博物馆西侧设立门区,包括地质公园建设标志性大门、停车场、火山地质博物馆(新建)、旧博物馆改造(含游客服务中心)、地质公园科普宣传栏、旅游休闲购物商街、旅游生态厕所等功能建筑,除设计公园大门外,建立必要的公园宣传图件栏,并辟休息点和观景亭。面积0.039km2,占总面积的0.30%。
    (2)科普教育区
    科普教育区临近门区,以规划建设的火山地质公园博物馆为平台,通过地质遗迹实物展品、图像说明、三维动态展示等高科技手段把地质运动、地质景观形成过程以及地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等更形象的展示给广大游客,加强民众地质知识普及和地球保护意识。规划主体建筑是火山地质博物馆和科普电影馆,附带建筑为科普长廊和教学实习基地。面积0.037km2,占总面积的0.29%。
    (3)公园管理区
    公园管理区紧邻门区设置,为行政管理建设用地,主要建设项目为办公楼及其配套设施等,其行政管理者为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下属专设的北海市涠洲岛火山国家公园管理处。面积0.021km2,占园区面积的0.16%。
    (4)地质遗迹保护区
    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主要由特、一、二、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组成,规划南湾地质遗迹保护区、锅盖岭地质遗迹保护区、西角地质遗迹保护区、苏牛角坑地质遗迹保护区、斜阳岛地质遗迹保护区5 个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4.867km2,占总面积的37.73%。
    (5)游览区
    规划鳄鱼山游览区、湾仔(五彩滩)游览区、湿地公园游览区、南湾游览区、城仔游览区、盛棠游览区6 个游览区。其中,鳄鱼山、湾仔(五彩滩)、湿地公园3 个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的游览区与部分地质遗迹保护区重叠,南湾、城仔、盛棠3 个以人文景观为主体游览区与部分居民点保留区重叠。面积1.418km2,占总面积的10.99%。
    (6)游客服务区
    设立1 个一级游客服务区、5 个二级游客服务区。一级游客服务区处在公园门景区的入口处,包括公园入口引导廊道、主大门区、停车场、旅游商品购物街、旅游餐饮区以及娱乐场所等,担当涠洲岛国家地质公园综合服务中心的角色。5个二级游客服务区分别设在鳄鱼山、湾仔、城仔、盛棠、湿地公园5 个游览区。各站点除提供停车场、生态厕所、生态餐饮服务、咨询、票务、救护、公园电瓶车交通等基本服务外,应根据所在区域的景观特征提供更为细致人性而生态的服务项目;若干主题村、农家乐、露营地等接待服务站主要以提供农家乐住宿和餐饮为主,但其建设风格和服务质量须与地质公园整体建设规划一致,以取得安全、卫生、特色、生态、协调的服务及景观效果。面积0.120km2,占总面积的0.94%。
    (7)居民点保留区
    在盛棠村、城仔村等不影响、不破坏地质遗迹的原村落聚点设立居民点保留区。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行政村和社区,靠近安置片区的村落可以并入形成原有居民点保留区,鼓励村民共建乡村旅游协会,促进村民职业转化,除进行正常的农事耕作活动外,还可以从事教练、演员、导游、手工艺人、服务员、球童、售货员等职业。面积1.219km2,占总面积的9.45%。
    (8)自然生态区
    将公园范围内除门区、游客服务区、科普教育区、地质遗迹保护区、游览区、公园管理区、居民点保留区之外的其他区域划为自然生态区,以保护地质公园优越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面积5.177km2,占总面积的40.14%。
    (二)科学研究
    1.课题选择和依据
    以提高园区地质、人文、生物资源研究水平及管理政策、方法水平,更好地实现地质公园三大任务,建设和管理好地质公园为基本原则,紧密围绕地质遗迹保护与环境治理研究、科学解说系统研究、经营管理问题研究、旅游产品打造和实施问题研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研究、公园数字化建设研究、游客安全问题研究、游客行为研究等方面设立科研课题,体现前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三)解说系统
    1.解说系统架构
    完善公园的解说系统(标识牌、博物馆、科普影视厅、主副碑、广场等),设计风格独特,形式统一的标示解说系统,使之与公园整体环境风格相协调,与公园现有设施相统一。要突出“中国火山海岛国家地质公园”主题。准确、完整地体现地方特色;强化导游服务,对公园导游和讲解人员进一步培训,提高解说技巧;在公园范围内建设自助解说系统;发行各种式样的解说出版品(公园科学导游图、地质公园丛书、地质公园解说词及主要地质科普路线解说词、科普音像出版物等)。
    (四)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
    1.地质遗迹数据库
    按照国家地质遗迹数据库的要求提出建立公园的地质遗迹数据库,内容应包括重点地质遗迹、其它地质资料、博物馆基本情况、研究状况、人文景观、管理现状、环境状况、生物多样性;相关图片资料。
    规划公园于2015 年12 月底之前完成地质遗迹保护数据库建设工作。
    2.公园监测系统
    以仪器监测为主,辅以人员监控,形成覆盖公园的监测网络,在地质公园管理处建立监测中心,在地质公园内火山地貌和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等重要地质遗迹点设置地质灾害监测探头30 个,在南湾设置水质监测点10 个,在林地设置火险监测点10 个,在主要景点、服务区、道路主要路段、停车场、票务中心和检票口安装电子摄像头30 个,主大门入口处各设立1 块LED 显示屏。
    3.网站建设
    规划建设公园内部管理局域网和外部宣传网各1 个,参照网站建设标准与要求进行建设。同时需要网站维护人员2 名,网站建设周期:2013 年10 月-2014 年12 月。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倾斜政策
    (一)管理机构及职能部门设置
目前,由北海市涠洲岛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地质公园行使管理职责。为进一步规范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成立了北海市涠洲岛火山国家公园管理处,执行国家地质公园管理的主要工作职责。北海市涠洲岛火山国家公园管理处设置有办公室、科学研究与科普活动部、经营部、地质博物馆、景区管理部等12个职能部门,并配备专业人员。
    (二)专业人才培训
根据地质公园的属性及其管理考虑,引进具有地质学专业背景和具备科学管理能力的地质公园管理专门人才,不定期为地质公园管理层和景区导游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重点培训,加强队伍建设,紧跟我国地质公园发展步伐。
    (三)资金支持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不可再生的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在国家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性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部每年都有专项资金用于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开发建设;地方各级财政作为建设地质公园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同时也是中央预算内资金的重要配套来源之一,为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提供必要的财政助力。
    六、实施旅游发展目标及实施情况
    (一)旅游发展目标
抓住国家海洋经济大开发、全球休闲热潮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立足北部湾,面向全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致力于将涠洲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越、设施服务一流的中国海洋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AAAAA级景区。
    (二)实施情况
     1.地质遗迹保护
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有91处地质遗迹资源,省级和国家级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最主要的地质遗迹等级,这些高等级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开发保护价值,是打造北海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品牌的重要支撑。我们以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利用原则加强地质公园的生态保护建设,以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为前提,充分考虑环境与资源对旅游业发展发承载能力,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量的旅游开发,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
     2.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保护
    地质公园是一种保护地质遗迹的有效形式,其开发建设以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地质遗迹的保护提供屏障;另一方面,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可使区域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具体措施为:建立无害化垃圾处理厂,使岛上的生活垃圾满足无害化要求;禁止公园内木林的砍伐,建设地质公园边界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保护地质公园内植被和物种的多样性,确保野生生物安全及科学管理;全面加强地质公园内人文景观保护,成立保护小组,运用法律、行政和宣传教育等手段切实保护好历史人文遗迹。
    3.开展科学普及行动
    广泛开展科普活动,深入人们对公园的地质、地貌的认识,全面实施“科普教育带动旅游”战略。
    (1)与院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联合进行科学研究,相互交流心得经验;
    (2)邀请院校来公园建教学习实验基地;
    (3)在旅游旺季,在景区内对公园地质遗迹进行宣传讲解,让体球网,足球比分网的游客了解地质科学知识。
    (4)建立公园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视频、文字等方式让广大游客群体获得地质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游客正确、科学地了解旅地质遗迹的形成、发展,使其形成自觉保护旅游景观、地质遗迹的意识。
 
  
  北海涠洲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