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推动水利安全治理模式转型
肇庆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树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确立居安思危、系统防范的理念,从“以事件为中心”转变为“以风险为中心”,推动安全关口前移,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的主动性、进取性、创造性。水利工程是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水利安全治理模式转型,是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也是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结合第23个全国“安全生产月”,谈谈我的看法。
一、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从“随机安全”向“本质安全”升级
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但安全生产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市水利行业领域虽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但每每看到事故调查报告,结合我到工程现场开展监督检查或听取一些发现风险隐患的汇报,均意识到一些单位/项目在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本质安全水平不高,从风险到事故只有一步之差,这些单位/项目的安全实质上是一种“随机安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正是聚焦当前制约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安全理念、安全责任、安全规划、安全法治、安全标准、安全科技、安全工程、安全素质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随机安全”向“本质安全”升级的重要举措。
2024年2月,我局印发《肇庆市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并召开全市部署会议,全市水利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正式启动。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定期进行调研分析,解决问题,协调推动和督促各有关单位落实落细工作任务。二是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将方案中的8项主要任务细分为21项具体工作,形成三年行动的具体任务清单及分工。三是组织6个督导检查组,在三年行动期间的重要时段、关键节点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并将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情况作为检查重点,“五一”前后对全市18宗水利工程开展了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隐患41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我局将以水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聚焦水利工程建设、工程运行、水利设施公共安全等水利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深层次问题,进一步强化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念,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体系,进一步增强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力提升全市水利安全生产治理能力水平。
二、学好用好水利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从“意想不到”向“意想得到”转变
凡是事故,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时间、意想不到的地点,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我们要做的是尽量把“意想不到”变为“意想得到”,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教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思想认识,解决“不想查”的问题,推动从业人员将“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另一方面,要督促指导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学好用好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提高对风险隐患的识别能力,解决“不会查”的问题。今年6月,我局结合“安全生产月”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师向监管人员和部分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代表解读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全员学好“必修课”,严守“水利安全线”。
三、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防范化解水利安全生产风险工作中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局制定了“六项机制”实施方案和2024年工作计划,指导学习省内外先进经验,开展培训解读,制定在建水利工程“六项机制”实施方案样板供有关单位参考,并推动市直管工程/单位摸索实施,各县(市、区)自行试点,加快把“六项机制”落实到各单位、各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以机制约束推动水利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注意的是,转型并不意味着只有事前预防措施。在预防为主的基础上,仍须确保“事后处置”得当,对应“六项机制”中的处置、责任两个环节。另外,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充分发挥安责险的事前预防和事后保障作用,强化风险评估管控和事故预防功能。
“补牢”不必等到“亡羊”,通过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提升物的安全可靠性、应对环境的不利因素,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居安思危,从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以行动和制度打牢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在新时代新征程贡献更强的水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