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图片
今天是:

建设和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

来源:求是网 发布日期:2022-07-01
字体: [大] [中] [小]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心系香港同胞,不惧艰难困苦,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建成这一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极大缓解了香港用水困难。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和守护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不畏艰苦、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为建设和守护这条香港供水生命线、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立下不朽功勋。2021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不忘初心,为香港建一条供水线

  “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唔知几时没水荒……”这首上世纪60年代曾在香港坊间广为传唱的歌谣,就是300多万香港同胞当年缺水的残酷现实。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奇缺,水荒频现。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久旱无雨,水塘枯竭,香港一度出现严重供水危机,港英政府不得不实行限制供水措施。在水荒最严重的1963年,港英政府规定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4小时,找水挑水成为香港市民的头等大事,年幼的小孩也加入挑水行列,一些人甚至在山沟的岩缝中挖井取水。受水荒影响,香港经济社会发展遭受重大打击,市民苦不堪言。万般无奈的港英政府通过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向内地发出求助信号。

  其实,早在1960年4月,经中央同意,广东省政府与港英政府就初步达成协议,每年由深圳水库向香港供水2270万立方米,在1963年大旱期间额外增加了317万立方米,并允许港方派船到珠江口取用淡水,每天再免费供应2万立方米自来水。然而,船舶取水、行车运水只能解决燃眉之急,绝非长久之计。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香港的水荒问题?党中央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香港同胞渡过难关”。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水供应香港。为此,国家还特批专款3800万元,这笔款项已接近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千分之一。国家计委等部门积极行动,对工程立项、审批及物资设备支援等问题逐一调度落实。

  1964年2月20日,东江—深圳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工程建设之初,施工缺乏机械设备,缺少先进技术支撑,主要靠人力完成,万人建设大军凭着“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豪情壮志,仅一年时间就完成工程,让满载祖国深情厚谊的东江水奔腾入港,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惨痛历史。图为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工地。 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整整一年时间里,中央和广东省动员各方面力量,保证工程建设。上万名来自广东各地的建设者汇聚到石马河畔,河道边、山坡旁,工程沿线以往人迹罕至的地方,一时间人头攒动、热火朝天。为解决施工机械设备问题,国家组织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百家工厂全力赶制生产供水工程机电设备,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部门优先安排运输安装。

  1965年3月1日,满载祖国深情厚谊的东江水,沿着83公里新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翻山越岭,一路欢歌,奔腾入港,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惨痛历史。截至2022年4月,东深供水工程实现不间断对港供水达277.5亿立方米,相当于1900多个杭州西湖,满足了香港约80%的淡水需求,为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这条用忠诚和大爱筑就的供水线,也被亲切地称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特别问起东江的水质怎么样,殷殷关切,溢满于怀。回顾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历程,正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真实写照。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矢志不渝、一往无前,将初心和使命书写在广袤的大地之上、江河之间。

  家国情深,一江水牵两地情

  一渠清水,长吟慈母摇篮曲。千秋功业,见证浓浓家国情。东深供水工程启动建设之时,广东也在遭受旷日持久的大旱,对香港缺水之苦,建设者们感同身受,一想到数百万同胞的困难,他们心中就激荡起浓厚的同胞情谊,铆足了劲施工建设。

  “当时,我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尽快让香港同胞喝上充足的水”。2021年,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挂在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领奖代表嘴边最多的词语,就是“祖国”和“同胞”。

  廖仲兴是原广东工学院1965届土木系农田水利专业的一名学生,他参加工程建设的理由很简单,“我们是党和国家培养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作为首批建设者,今年87岁的王寿永对那段历史也感怀至深,“当时我们吃住甚至办公都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工棚里,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一想到香港同胞能早日喝上东江水,心里就美滋滋的,浑身的干劲又多了几分”。

  香港同胞有所求,祖国必有回应。随着香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供水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此,1974年、1981年、1990年,东深供水工程先后进行三次扩建。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好改善东江水质,2000年至2003年,工程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造,将供水系统由原来的天然河道输水,改为封闭的专用管道输水,从此,对港供水实现了质与量的大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又有上万名建设者踏上征程,用勤劳和智慧为工程建设贡献力量,而驱动他们全力以赴的,正是那份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

  为了全面保障对港供水质量,广东省先后出台了13个法规及文件;深圳市成立了东深公安分局,专门负责守护这条生命线;工程沿线的一些地方顾“大家”舍“小家”,不惜放弃很多建设项目,为保护水质作出巨大牺牲。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熊振时深有感触地说:“流入香港的每一滴东江水,都饱含着祖国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大爱。”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的壮举,也深深打动了香港同胞。首期工程建成通水之时,香港民众奔走相告,各大报刊连日大量报道,由香港摄制的彩色纪录片《东江之水越山来》在各大影院隆重上映、轰动全港,创下当年最高卖座纪录。“饮水思源,心怀祖国”,“江水倒流,高山低首;恩波远泽,万众倾心”,香港当时赠送的这两面锦旗,表达了香港同胞对祖国的无限感激之情。

  今年83岁的许丕新是香港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2021年,当他得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获得“时代楷模”称号之后,激动地表示,要和香港侨界一同呼吁将其载入《香港志》,列入大中小学国民教育有关课程,让香港人永远不要忘记这一伟大工程和它的建设者。香港经济学会顾问刘佩琼感叹:“祖国永远都是香港的靠山,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央都是急港人所急、想港人所想,全力维护和增进香港市民的福祉。东深供水工程建于国家困难时期,与如今的港珠澳大桥共同成为象征香港与祖国血肉相连的伟大工程。历史告诉我们,有祖国的强大支持,香港无后顾之忧。”

  香港与内地血脉相连。这条浩浩荡荡的供水线就如同一条纽带,将中华儿女紧紧地连在一起,彰显了两地人民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同胞情谊,凝结了香港与祖国甘苦与共、命运相依的血脉亲情,深刻证明祖国永远是香港的坚强靠山,背靠祖国是香港稳定繁荣的最大优势。

  攻坚克难,铸就治水奇迹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向西南进入广东,是离香港最近、水量最充沛的自然河流。

  然而,引东江水入港并非易事。按照设计方案,要从东莞桥头镇引东江水,利用石马河道注入深圳水库,再通过管道送水到香港。工程沿途要翻越6座高山,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要将水位逐级提高,实现“北水南调”。

  工程建设之初,施工缺乏机械设备,缺少先进技术支撑,主要靠人力完成,要将水位逐级提升,困难可想而知。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万人建设大军胸怀壮志、义无反顾,“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豪迈口号响彻云霄。

  缺乏机械设备,他们就一锹一筐、肩挑背扛,用人力开山劈岭、修堤筑坝;缺少计算、绘图等设备,他们就靠三角板、绘图仪一点点计算,“施工图画一张就往工地送一张”;为赶工期,他们常常天刚亮就起床,简单吃个早饭便投入工作,有时几天几夜都没怎么睡觉……

  东江发源于江西省,是离香港最近、水量最充沛的自然河流。1965年建成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实现了引东江水入港的壮举,为香港源源不断送去淡水。为保障入港水量水质,东江上游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顾“大家”舍“小家”,封山育林,涵养水源,保护水质。图为位于广东河源的东江上游水源保护地。 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就这样,建设者们硬生生往前闯,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6座拦河坝、8级抽水泵站、17座大型闸门,将东江水从海拔2米提升至46米,造就了一项经典工程,在南粤大地上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治水之歌。

  如果说首期工程体球网,足球比分网考验的是建设者们的决心和意志,那么此后的扩建、提升、优化、守护,更考验着中国的科技实力和攻坚能力。几十年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不断在关键技术、重大难题上攻城拔寨、取得突破,有力保障了工程顺利建设和安全、高效运行。

  徐叶琴有32年时间参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他见证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2000年8月,东深供水改造工程鸣炮开战。徐叶琴对此描述道:这是一项实现对港供水水量水质全面提升的计划,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专用输水工程,需要绕开人口、设施密集地区,跨越沿途复杂的地质结构,技术要求高,工程难度非常大。

  面对艰巨复杂任务,7000多名建设者迎难而上,他们遇山建隧、平地搭渠,攻克了“头顶水库”、“脚踩淤泥”、“腰穿公路”等一系列复杂难题,战胜了无数壁垒,一举创造了多项工程世界纪录,这项工程也入选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即使是看似轻松的日常守护工作,背后也隐藏着巨大工艺难题。由于东深供水工程采用了很多国际先进的进口设备,使得检修成为难题。粤海水务公司维修部的孙思广和他所在的检修团队刻苦钻研,历时15年摸索出一套检修工艺。这套“独门绝技”最终被国外原厂专家认可,成为同类大型水泵检修的标准工艺。

  回顾半个多世纪的对港供水史,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勇于担当、全力以赴,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新征程上,中华民族正朝气蓬勃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工程建设者群体身上那份愚公移山的实干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必将为我们在新时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注入强大力量。

  甘于付出,勇担时代使命

  梧桐山翠影绰绰,东湖公园绿意盎然。漫步今天的东深供水工程,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然而把时间拨回58年前,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面对的却是简陋的物质条件和严峻的环境挑战。王寿永回忆,“工地只能提供简易搭建的临时工棚给我们居住,被褥、蚊帐、绘图板、绘图仪等都是自己带过去”。那时候的工地上,蚊子、苍蝇、蛇、老鼠都是常见的。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英勇的东深供水人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中。原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的王书铨被抽调参与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时只有28岁,他所在的旗岭闸坝工地非常荒凉,吃住都在油毛毡搭的工棚里,工作时间大部分是24小时三班倒,根本顾不上家,也无法照顾年幼生病的孩子。刚与恋人确定关系的方洁仪,由于工期紧,两人整整一年没有见过一次面、通过一次信。尽管如此,她仍然认为这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东深供水工程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无怨无悔!”

  几代东深供水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一大批矢志进取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工程建设中,还有人付出了宝贵生命。1964年11月3日,强台风突袭,原广东工学院大四学生罗家强在施工中不慎从近7米高闸墩工作桥上跌落,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把青春岁月最重要的那篇论文,写在了东深供水的伟大工程上。1993年3月的一天,在深圳水库通往香港的一处山体施工时,持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的“牛叔”张国华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时年57岁。被大家亲切地叫作“珪叔”的李玉珪,2000年退休后返聘担任改造工程的设计总工程师,2011年7月的一天,因过度劳累突发心梗,倒在了调研途中,时年69岁……

  一条生命线,几代家国情。在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中,有太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年过八旬的黄惠棠,将自己的大半生奉献给了东深供水工程。他1964年参加了首期工程建设,并全程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一至三期扩建工程建设和管理。在经年累月的守护中,黄惠棠一家人与东深供水工程结下了深厚情缘——他的两个儿子在参加工作时都选择了东深供水工程,大儿媳也是东深供水人。在对港供水生命线上,像这样的父子兵、夫妻档还有很多。他们德业相继,精神相传,拳拳赤子,家国情深。

  东深供水工程是艰苦奋斗凝练的产物,是卓绝磨砺出来的精品。为了这一伟大工程,一代代平凡又不凡的建设者、守护者,把无私奉献当作人生的主色调,勇于挑重担、啃硬骨头,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饮水思源,共筑更好明天

  “清清的东江水,日夜向南流,流进深圳,流进、流进了港九,流进我的家门口。东江的水啊,东江的水,你是祖国引去的泉,你是同胞酿成的美酒,一醉几千秋……”

  一曲《多情东江水》,随着奔涌的东江一路传唱、久久回荡。东深供水工程建成至今,经历了许多变与不变。它变得规模更大、更现代、更可靠;而不变的,是祖国对香港同胞的关爱,是日夜奔向香港的一江清水。这座凝结着党和国家深情关怀,由一代又一代东深供水人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维护的伟大工程,屹立在南粤大地,持续守护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

  为改善和保障东深供水水质,广东省于1998年建成当时全球最大的源水预处理工程——东深供水源水生物硝化工程,设计日处理规模达400万吨。图为位于深圳水库上的东深供水源水生物处理工程全貌。 广东省水利厅供图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作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决策,国家批复同意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不远的将来,西江水和东江水将比翼齐飞,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供水安全提供双重保障和战略支撑,成为推动大湾区腾飞的“双引擎”。抚今追昔,徐叶琴感慨地说:“东江水不仅有清澈的过去,更有清甜的未来。”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拼搏奋斗故事,激励了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建设者敢闯敢试、勇立潮头;他们真挚的爱国情怀,感召了广大香港民众饮水思源、爱国爱港;他们勤勉的接力传承,凝聚了推动香港繁荣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磅礴力量。

  出生在千禧年的郑禧年来自香港,从出生到现在,他从没担心过“缺水”这件事。5岁那年,他参加了“同根同心”活动,来到广东河源万绿湖,知道了供应几百万香港市民的用水是从哪里来的。长大后,他选择跨过深圳河,在广东求学工作。经常有同学问,“你为什么选择来内地读大学?”郑禧年回答,“正如二话不说就奔赴工程前线的前辈们,我也是在差不多的年纪,做出了回应时代召唤的选择”。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祖国内地必将为香港和澳门繁荣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今,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像郑禧年一样选择来到内地,大湾区也日益成为港澳青年求学、就业和创业的热土,成为港澳青年深入认识祖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舞台。

  精神的力量总能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们敢闯敢拼、奉献奋斗的精神将不断激励我们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有祖国的全力支持,有广大港澳同胞的共同努力,香港和澳门一定能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进步,明天一定会更好!

相关附件:
往上 往下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