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网站支持IPv6

一份喜欢,让这些文化名家安居北海

——新北海人系列之二

发布时间:2021-10-16 09:49     文章来源:北海日报 网络编辑:阮承康     作者:周洋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9月,在秋意并不明显的北海,本地作家庞白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正在北京住院的翻译家李玉民,“庞白,不知道今年冬天还能不能来北海啦。”“来,我们在北海等你!”
    李玉民80多岁了,是一名法语文学翻译家,家乡在东北的松花江畔。十几年前因为喜欢北海的气候而在北海买房,此后几乎每年冬天都和老伴一起像候鸟一样“飞”来北海过冬。
    位于北海大道的简居书吧,整整两个大书架都摆满了这位老翻译家的译作。《巴黎圣母院》《小王子》《局外人》……书架上的书,部分来自李玉民的赠送。不光赠书,李玉民还常在简居书吧作讲座,讲他最熟悉的法国文学。他站在黑板前神采奕奕地讲,读者挤在不大的书店里津津有味地听。“有时候在家翻译累了,他就骑单车来这里坐,遇到热心读者或者文艺爱好者,他很热衷和大家分享、交流。”庞白说。
    在北海度过的冬、春两季,李玉民每天保持1000到3000字的翻译量,他把北海称作他的“创作基地”,将自己能够保持如此好的翻译状态归功于北海温暖宜居的气候,在文章的末尾常以“北海”落款,向读者们展示他与北海这座城市的密切关系。
    过去的20年间,在北海买房居住成为“新北海人”的文化名家,并不只有李玉民。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也是一个,在一篇刊载于8月21日《人民政协报》的文章《北海缘》中,他以风趣的笔调回忆了自己的北海买房经历,称自己为“北海的编外市民”,在文中写道:“不能不说,北海让人有种宾至如归之感,这里确是一个生活惬意、适宜人居的好地方。”
    那么,究竟有多少文化名家来到北海这个“好地方”买房居住呢?“数十个是有的”,作家梁思奇给出了一个概数,并列举出长长的一串名字: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作家白描,《上海文学》副主编张重光,《飞天》原编辑部主任张平,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贺小晴,作家、评论家李美皆,诗人冯楚,画家、梅花大师冯训文,书法家哈普都·隽明……“有的每年来北海住上一段时间,有的隔年来一次。”
    梁思奇现任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多年来在北海的媒体和机关工作,与不少成为“新北海人”的文化名家相识相交,据他的观察,“这些人对北海的自豪感甚至比北海人还强,他们关心北海的发展,愿意为北海作贡献。”
    徐学江就是一个愿为北海作贡献的人。徐学江曾任新华社常务副总编辑、香港分社和亚太总分社社长,上世纪末因为来北海参加南珠节而对这座城市留下好印象,几年后在北海买了房,但由于工作繁忙,直到2014年起才每年来北海住上半年左右。
    从新华社退休后,徐学江曾被返聘在中华慈善总会工作。今年,他牵线搭桥为北海引来了慈善项目——“童心向党·筑梦成长”红色文化(北海)研学班。研学班由中华慈善总会和北海市民政局主办,于7月14日在北海开班,为期5天,从北海各所学校召集来的40名学生参加了这个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
    9月17日,同样是经徐学江牵线搭桥的慈善项目“餐桌上的爱”也在北海启动了,该项目所得善款将定向用于中华慈善总会“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学生手拉手活动。今年春天,徐学江还与中华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一起到合浦蛟龙塘麻风病康复村考察,希望用慈善的方式更好地改善康复村老人们的生活境况。
    “我们都把北海当作第二故乡,既然在北海生活,就为北海做点事。”徐学江口中的“我们”,是31名和他一样在北海买房居住成为“新北海人”的新华社退休记者、编辑,大家抱团养老,都很喜欢北海的气候,认为北海人淳朴不欺外。这些老记者和老编辑大多曾是驻外记者,加起来掌握的外语达七八种,退休后都选择在北海过冬、养老。2016年,他们还成立了新华社北海党支部。徐学江说:“开会时,我们要求每个人都要做北海的文明公民,以身作则,做好表率,爱护北海的名誉。”
    喜欢北海、选择北海、住在北海、爱惜北海。这些从中国各地来到北海的文化名家们,构成了“新北海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北海这座城市一笔巨大的文化资源与财富。“‘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批有影响的人扩大了北海的影响,他们对北海的认可和喜爱是具有公信力的,能够帮助北海更好地树立城市形象,把北海的美誉传播出去。”在梁思奇看来,北海也要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他们、欢迎他们,让他们真正成为有归属感的“新北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