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网站支持IPv6

多种模式发展扶贫产业助脱贫

发布时间:2019-12-11 00:09     文章来源:北海日报 网络编辑:陈红光     作者:黄金敏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合浦县以豇豆2010年成功打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打造产业品牌,提升产品价值,把豇豆打造成合浦“南菜北运”主打品种和优势产业。同时通过打造“万亩豇豆优势产业集中片区”示范基地,辐射带动49个贫困村7万余户农户种植豇豆,其中贫困户3615户共1.58万人种植豇豆5000余亩,产值5000多万元,贫困户种植豇豆纯收入达到3600多万元。这正是我市打造特色产业扶贫取得良好成效的一个体现。

今年以来,我市立足地方区域特色和传统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普惠式产业,探索新产业创业平台,打造特色产业和扶贫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我市扶贫产业实施种养加工服务项目1712个;生态扶贫项目1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9个;实施地头冷库、电商综合平台等其他项目162个,惠及全市有扶贫任务的24个乡镇(街道)的334个行政村(含涉农社区),贫困人口12227户55020人,产业覆盖率达90%以上。

探索产业创新

着力打造传统优势产业片区,普惠模式产业助力脱贫。合浦县全力打造廉州、石湾、石康、常乐等镇“万亩豇豆优势产业集中片区”,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贫困户)”模式订单农业,推广普惠式扶贫产业,引导贫困户发展豇豆种植增加收入。

同时,探索产业创新,搭建创业产业平台助脱贫。铁山港区因地制宜,由北海市德智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黄丽窝村富农特色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投资1300万元,建设1000亩果蔬产业创业孵化基地。银海区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福成现代果蔬产业扶贫示范园,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在大棚建设、蔬菜种植、产品销售、经营网络以及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推广物联网、产销一体化等先进技术,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贫困户)”的模式,通过贫困户量化入股、雇用贫困户就业和传授先进大棚种植技术等,与贫困户建立联动机制,种植台湾品种五彩椒等高端农产品,安排贫困户及当地群众200人就业,每年产值达700万元,带动福成镇贫困户通过发展果蔬产业脱贫致富。

发展就业车间

因地制宜,推动扶贫就业车间全覆盖助脱贫。以“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户务工收入”的双赢模式,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个人增收结合起来,加强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就业扶贫车间。发挥人力资源丰富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采用市场化的招商模式,大力引进就业扶贫车间,打造家门口就业工厂,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据悉,目前,我市已发展了18个就业扶贫车间,覆盖11个乡镇,11个贫困村,解决10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打造向海产业

向海要产业,我市打造“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助脱贫。利用水产养殖资源丰富优势,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水产养殖产业。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贫困户)”的合作经营生产方式。通过扶持养殖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建立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点,实施落实扶贫资金项目,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廉州、党江、西场、白沙等9个镇大力发展对虾、大蚝、青蟹、大弹涂鱼、罗非鱼、巴沙鱼、龟鳖等高值品种养殖,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养殖和务工增加收入。

开拓旅游扶贫

大田村从合浦县最贫穷的行政村之一,一跃成为年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网红村”。“300亩油菜花+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就业扶贫车间+旅游服务”模式的“花园式”赤西村,村集体每年分红收入6.5万元以上。在示范点引领下,涠洲荔枝山、公山村精品民宿,合浦老温村旅游基地等一批“扶贫产业+旅游”项目纷纷落地,实现了扶贫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利用资源优势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