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学子扎根乡土:从专业精英到乡村振兴生力军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在今年“语润乡土·共话振兴”三下乡队伍的调研活动中,我们不但和来自学校驻村工作队的老师们有了深入的交流,也走访了毕业于云南财经大学的优秀学长、学姐,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这句指示的内涵。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他们从“象牙塔”走向“泥土地”,扎根边疆,服务基层,把“专业知识”搬到了田埂地头,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书写着新时代财大青年的生动篇章。
李世雄:从财务尖兵到山村“守夜人”
在马关县马西村,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守夜人":他是马关县财政局里精准核算每一笔收支的“账房先生”,如今却踩着泥土、披着星光,把财经专业的严谨写进了田埂与山林。他就是我校金融学院2022级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李世雄——一位主动褪去“精英光环”,在乡村振兴一线躬身实践的青年。驻村期间,他脚踏夜色叩响一户户家门,为空巢老人送去温暖,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灯;不定时地巡查马西林场,守护绿水青山,坚决贯彻“两山理论”;走遍山涧田埂,为村庄的产业布局出谋划策。无数个夜晚与周末的坚守,让他从财经专才蜕变为泥土芬芳里的“自家人”,以零距离的躬身实践,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
李磊:执设计之笔,绘就家乡新图景
设计师李磊从财大毕业后,在都市积累数载,毅然将目光投向故乡。她巧妙转化专业优势,将设计技能与创新思维融入乡村建设,为乡镇注入现代活力。基层工作无闲时,加班加点成常态,但每一份图纸的优化、每一个项目的推进,都凝结着她用设计赋能乡村蜕变的炽热情怀。看着学长学姐把专业用在田野里,同为财大学子,我们忽然明白:课堂里的模型、公式和图纸,只有在田埂上、在老乡的笑容里才获得真正的生命。基层不是‘镀金’的跳板,而是让青春扎根的泥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原来比写在PPT上更滚烫。
除了来自财大的李世雄和李磊,我们还拜访了从顶尖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到坡脚镇基层岗位的“守护者”——张启书,从部队军官转业成为嘎迪村驻村第一书记的钟兴武,从了解村情民意到乡村基础设施改善,从产业发展谋划到生态保护推进,他们共同用真诚付出赢得群众信任,成为乡村发展的骨干,印证着高学历人才在基层同样能扎根绽放。
从灯火通明的财务室到星光下的崎岖村道,从时尚前沿的设计台到田间地头的规划图,李世雄与李磊的转身,是财大青年心系基层、建设家园的缩影;从协和的无影灯下到田埂阡陌间的“问诊台”,从军营里的嘹亮号角到村头巷尾的忙碌脚步,张启书和钟兴武的转身,是新时代大学生扎根沃土、坚守初心的本色。他们以专业知识为火种,以拳拳赤子心为燃料,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淬炼成长,生动诠释了“人才振兴”正是撬动乡村全面振兴最坚实的支点——当知识在乡土扎根,未来便有了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乡村振兴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此刻就能启程的青春赛道。愿我们都能带着知识的光和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未来的中国乡土因青年而更加丰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