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网站支持IPv6

《北海市教育局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发布时间:2020-04-24 15:51     文章来源:北海市教育局     [字体大小:  ]     打印文章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桂教规范﹝2019﹞14号)精神,为推进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我局草拟了《北海市教育局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海市广东路北海市教育局培训办601室,邮编:536000(来信请注明“能力提升工程2.0征求意见”字样)。

    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bhjyjpxb@163.com。 

    3.直接到北海市广东路北海市教育局培训办601室反馈。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6日。

    联系电话:0779-3206762

   

  附件:《北海市教育局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北海市教育局                       

 2020年4月23日                      

 

 

附件

 

北海市教育局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和《自治区教育厅体球网,足球比分网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桂教规范﹝2019﹞14号)精神,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学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的新技术变革,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新模式新形态,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圆满完成全市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深入推进能力提升工程有关要求,以“注重选学,加强应用,评价助力,整体提升”为总体思路,坚持“教师为本、面向未来、整校推进、学用一体、结果导向、过程指导”的工作原则,通过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引领教师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新发展,积极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现从教育手段信息化向教育理念信息化的转变。

    二、总体目标

    到2022年,每位教师完成不少于6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各30学时),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通过示范项目引领、校本实践推进的方式推动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显著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三、职责分工

    (一)市级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市级主管部门是全市能力提升工程规划监管指导的责任主体,统筹全市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

    1.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制定市级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

    2.执行和细化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政策,明确管理部门和职责。

    3.组建市级能力提升工程2.0组织机构,抓好市级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建设。

    4.督促指导各县区、市直学校开展集中培训、网络指导、实践推进、校本研修等一体化培训工作。

    5.实施市级试点,指导、验收各县区、市直学校组织开展整校推进工作。

    (二)县区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

    县区主管部门是县区能力提升工程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统筹县区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

    1.整合资源、健全机制、落实制度,在精准诊断分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本县区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

    2.组建能力提升工程2.0组织机构,抓好县级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建设,打造骨干培训者和项目试点校。

    3.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力度,精心规划,科学安排,统筹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落实全员培训任务。

    4.督促指导学校开展集中培训、网上指导、实践推进、校本研修等一体化培训工作,构建城镇学校、中心学校带动辐射体系。

    5.检查、评估、验收学校开展整校推进全员培训工作情况。

    (三)学校的主要职责:

    学校是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责任主体,是提升教师全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节点,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主阵地,校长是学校能力提升工程第一责任人。

    1.制定学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规划、年度培训计划、校本研修计划和教师考核方案(含考核标准)以及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

    2.组建学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机构,做好分工,抓好团队建设,发挥核心引领作用。

    3.调查分析、精准诊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聚焦《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规范》,基于三类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和四个教学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圈定学校的微能力范围,在尊重教师差异性的基础上,引导教师选择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微能力点。

    4.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校本落地。围绕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形成“学校有方案、教研组有计划、教师有任务”的整校推进新机制,探索“骨干引领、学科联动、教师选学、团队互动、整体提升”的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新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用培训作为学校校本研修的主要任务,分层分类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应用实践培训,展示教师应用能力、教研组应用效果、学校应用水平全面提升的新成果。

    5.指导、督促教师按照要求完成培训和作业,认真落实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自查自评工作,配合做好校本应用考核工作。

    (四)教师的主要职责:

    教师是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和受益者,是整校推进和校本应用的主力军。

    1.增强责任意识,提升认识,主动融入,自觉学习,自主提升,主动适应智能技术的变革、主动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2.明确目标任务,在夯实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利用网络化学习工具或学习空间采集数据并运用数据开展学生学习的设计、实施、评价及指导的能力,实现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能力提升。

    3.树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的意识,逐步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个性化教与学的能力。

    4.在学校圈定的微能力范围,根据自身专业发展需求选择至少覆盖三个教学维度的微能力点,进行全面了解、学习、探索,有针对性地开展研修学习,努力完成校本应用考核。

    5.克服困难,积极参与,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自我提升资源库,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配合开展能力提升工程测评验收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开展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举办北海市推进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作专题培训班,采取以集中培训为主、网络研修为辅的培训方式,以《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的解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实施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参加能力提升整校推进的各学校负责人、市级组织机构成员、县区管理团队开展培训,着重提升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能力、混合式校本研修自主设计与组织实施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指导能力、教师校本应用考核能力。

    (二)开展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研训。

    以整校推进规划设计、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信息技术能力辅导和评价评估为主要内容,每年组织市、县、校三级培训团队开展专题培训,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能力,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

    (三)开展整校推进能力提升工程研修。

    以整校推进的实施要求、方案设计、过程管理和现场指导为主要内容,举办北海市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校本培训班。按照“主管部门统筹与管理—学校制定推进规划—教师选择符合学校发展特点的微能力点—培训机构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培训团队组织实践应用培训—校本应用考核评估”的总体思路,组织市级、县级培训团队分组分类指导组织开展不少于60学时(网络学习与实践应用各30学时)的全员培训,各培训团队小组到学校开展现场指导活动不少于3次。

    依据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组建“骨干引领、学科联动、老师选学、团队互助、整体提升”的研修共同体,围绕微能力点,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等,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

    有条件的学校主动适应“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新发展,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教学新模式,推进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思路创新与方法创新,为面向未来的学校发展提供先行经验。

    (四)开展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评价考核研修。

    组织团队成员和各学校,开展切合实际的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评价考核评估研讨,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估方式方法,建立对教师以校本应用考核为形式,以微能力认证为途径,以学时学分为衡量指标,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办的信息技术应用类比赛,树立“学以致用、以评促用、重在应用”意识导向,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综合衡量整校推进目标达成情况、校级管理团队履职等情况的学校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利用自治区能力提升培训实施管理平台,实现培训数据互通,让各级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方便、直观地了解培训、校本应用考核等工作开展情况和进度,完成校本应用考核网上抽检。通过工程实施管理平台,让参训教师学、用有机结合,促进我市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培训团队指导能力的整体提升。

    (五)开展偏远乡村学校能力提升培训研讨。

    组织市县管理团队、培训团队和偏远乡村团队研讨,以“双师教学”为主要形式,探索适合我市偏远乡村学校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模式,根据偏远乡村学校实际需求,多层次、多学科、多方式开展名师网络课堂和远程协同教研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改革,加强乡村教师信息化培训精准帮扶工作。鼓励城镇里学校和偏远乡村学校之间的校际合作,通过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结对子”、开展对口帮扶、建立“双师工作坊”等方式,利用在线课堂、同步课堂、网络课堂等互联网+方式,通过线上实时互动、教师模仿名师网络录像实施教学,或者名师网络录像与当地教师辅导相结合等模式开展教学,定向帮扶乡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建立和完善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机构,组建全市能力提升工程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

    1.组建管理团队(领导小组)。管理团队包括市教育局管理团队、县区教育局管理团队、学校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组长(首席执行官)由各单位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执行官)由各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信息技术骨干老师组成。

    2.组建培训团队。培训团队包括北海市自治区级培训团队、北海市市级培训团队、县区级培训团队、学校培训团队。人员尽可能涵盖学校管理、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从教学能力强、成绩突出、有一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电教人员和骨干教师中遴选,打造专兼结合的培训团队,提高其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的能力。

    (二)经费保障。

    培训经费由市、县区和学校统筹安排,市级统筹落实全市能力提升工程学校校长、市县区和市直学校培训团队、整校推进指导研讨等骨干人员的培训经费,县区负责落实县区及所属学校的管理团队、培训团队的培训经费,学校负责校本研修和网络研修的培训经费,按照规划年度应完成的培训人数,足额完成年度培训任务,到2022年,每位教师完成不少于6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各30学时),确保2021年完成全员培训。

    继续加大教育技术装备经费的投入力度,维护现有设备正常用,提高设备利用率。市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骨干教师培训、保障在线学习的硬件设施、网络及设备需求。学校要做好规划,为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

    (三)监督保障。

    加强对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监督、考核,强化过程性测评,采取学校自评、专家评估、网络评估等方式,做好对提升工程培训的评估管理等工作,市县区级主管部门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自我测评,对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和质量评估,完成培训学习任务,考核合的教师,可颁发合格证书。市县区制定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的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教师培训必修内容,将能力提升工程校本研修活动纳入学校校本研修学分登记,将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作为对校长考核的重要条件,将教师参与校本应用考核的目标达成率纳入年度考核项目。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利用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以“一师一课”活动、信息技术融合比赛、信息作品评选为抓手,引导学校推荐优质资源,充实优质资源库,促进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