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 政协公告

北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

发布时间:2015-11-26 10:36   作者:市政协   [字体大小: ]

     一、北海基本情况
    北海市位于广西南部,是198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的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辖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总人口169.38万人,市区人口63.56万人。北海具有丰富的港口、淡水、土地、旅游和石油天然气资源,以集装箱泊位为标志的现代化港口建设已初具规模。近海盛产珍珠,是珍珠之王“南珠”的故乡。市区三面环海,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北海银滩是国家王牌景点,她与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涠洲岛以及星岛湖、红树林,构成亚热带滨海旅游的迷人风景线。北海四季绿树常青,气候温暖湿润,空气质量好,是我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北海市认真贯彻中央文明委和自治区文明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实现我市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通过不懈努力,北海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全国无障碍建设先进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先进地区”和十大“最中国生态名城”等荣誉,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广大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城市文明迈上新的台阶。
  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应知应会知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北海理念:真抓实干 把事干成 造福百姓
  3.北海市市民文明守则(公约):(1)搞好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2)保持居室屋内阳台、楼道整洁,不乱堆物品,不乱扔废弃物。(3)保持小区、院落环境整齐,不乱停放车辆,不乱晾晒衣被子。(4)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5)文明娱乐,不噪音扰民,不酗酒、赌博。(6)邻里和睦,不传闲话,不闹纠纷。(7)维护治安秩序,不打架骂人,不违反防火规定。(8)遵章守约,不违章饲养动物,不搞建章建筑。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
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5.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6.志愿服务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8.北海市的诚信建设活动:诚信红黑榜、诚信经营店、建筑市场诚信平台、评选诚信模范、利用“道德讲堂”等载体开展诚信教育等活动。
  9.“我们的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
  1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三结合”:指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相互结合。
  11.文明餐桌的主题:“节俭用餐,不剩菜、不剩饭”。
    12.北海市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情况: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和户外广告持续刊登“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主要刊登的是“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公益广告。
  1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广大市民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支持和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市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14.我市开展过典型宣传活动:我市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带动干部和群众。深入开展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孝顺人物、杰出青年、劳动模范等评选活动。
  15.我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的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二是持续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雷锋精神、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孝敬之风、文明旅游、保护环境、法制观念等为主题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三是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建设北海市企业信用档案系统,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组织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店”活动;四是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五是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建设,开展以“三关爱”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和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六是大力培育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社会风尚;七是开展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传播等文明引导行动,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八是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三大创建活动,加强传统美德建设。
    16.创建文明城市的必查窗口行业:实地考察将随机抽查,其中,出租、铁路车站、机场、医疗、商业零售、公交为必查行业。
  17.创建文明城市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
城市主要道路设有无障碍设施;各类公共建筑以及新建住宅设有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的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18.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三无”要求:食品行业无制售不安全食品,窗口行业无服务质量问题,公共场所无公德失范现象。
    20.“三关爱”志愿服务的内容: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
然。
  21.我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以社区为重点,以“邻里守望”志愿服务为主题,以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帮教对象为重点,开展了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方面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保护海滩、美化城乡环境、维护交通秩序、网络文明传播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22.近年来我市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人物:自2009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我市连续开展了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参与全国、全区道德模范的推荐、投票。评选出全国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提名奖获得者农勇汉、郑文舟夫妇,自治区助人为乐模范吴志彩、何方礼、许海鸥,自治区诚实守信模范李永晓,自治区见义勇为模范何锦秀等115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
    23.市民应遵守的文明旅游道德:倡导文明旅游行为,摒弃旅游陋习,做到“六不、三管住”,即:不乱扔乱画、不攀折花木,管住自己的手;不讲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口;不践踏绿地、不翻跨围挡,管住自己的脚,自觉保护景区设施、维护景区公共秩序,创造文明和谐旅游环境。
    24.国家公安部规定“中国交通安全日”:每年的12月2日。
  25.我们应当摒弃的“交通陋习”有:机动车随意变更车道、占用应急车道、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行人闯红灯、过街跨越隔离设施等,酒后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超员超载、强行超车等。
  26.市民应具备的“交通意识”包括: 一是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二是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三是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四是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五是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
    27.公共场所不文明行为包括:在会议上接听手机;用完公厕不冲水;随地吐痰,随地便溺;横跨护栏、不走斑马线;损坏公物、踏草坪、摘花;公共场所说脏话、大声喧哗,在戏院、电影院、音乐厅等场所吸烟;购物乘车不排队,在银行排队时跨越“一米线”;噪声扰民;高空抛物;随意摆摊设点;搞封建迷信活动。
  28.公益广告八大选题有:包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雷锋精神、加强诚信教育、培育勤劳节俭观念、传承孝道和敬老风尚、倡导文明旅游、宣传保护生态环境、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
  29.市道德讲堂活动开展情况:我市大力推进道德讲堂的建设及宣传工作,在全市实施道德讲堂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的活动,利用讲堂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祭祖祭祀,倡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孝敬之风
,规范文明礼仪,保护环境,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进道德讲堂规范化、制度化、生活化建设,在北海市图书馆设市道德讲堂总堂,在各县区设县区道德讲堂总堂,在全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
部分食品药品企业、窗口单位设立了道德讲堂,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活动。
  30.道德讲堂“三必诵”的具体内容: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1.文明单位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一堂”(建立道德讲堂)、“一队”(组建志愿服务队)、“一餐桌”(文明餐桌行动),“一牌”(设置遵德守礼提示牌)、 “一传播”(网络文明传播)。
  32.文明社区创建的“十有”标准:有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遵德守礼提示牌,有志愿服务站点和队伍,有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心理辅导站和工作队伍,有道德讲堂,有科普法制卫生知识宣传栏,有综合活动室、图书室,有慈善(爱心超市),有社区警务室、治安辅警、社区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队伍完备,有健全的创城组织机构,有规范的活动记录。
    33.市民应遵守的公共秩序和讲究的礼仪礼节: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无乱穿马路、闯红灯;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无污言秽语、嬉闹现象。熟练使用“您好”、“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仪容仪表整洁得体;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能够热情为陌生人指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让座。
    34.市民如何保护生活居住区周围环境:不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扯乱挂;大力种植花草树木,爱护生活区的各种树木、花卉、草坪;不排放各种有害、有毒物质,保持空气清新;从我做起,积极参与美化家园行动。
    35.广大网民要做到:积极参与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行动,传播文明、抑制脏话,引领风尚。

版权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