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 文史资料

珠还合浦说孟尝

发布时间:2017-11-06 11:51   作者:段扬   [字体大小: ]

孟尝(生卒年不详),字伯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生于书香门第,忠烈世家,祖上三代做过郡守一级官吏,为朝廷效忠,美名远扬。孟尝从小受到良好的道德操守教育与知识文化熏陶,成年后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志向远大。出仕后在郡中担任户曹史,郡守荐举其为孝廉和茂才,被朝廷任命为徐地县令。后因政绩突出,经州郡官员上表推荐,出任合浦郡太守,在任时清正廉洁,兴利除弊,令去珠复还,被当地百姓奉为神明。后因病辞官回乡隐居,享年七十,成语“珠还合浦”令其名垂青史。

珠还合浦,是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成语,也可倒过来读作“合浦珠还”,字面意思是迁离合浦郡的珍珠又回来了,比喻好人去而复回,好东西失而复得,也常用来颂扬官吏的勤政爱民与清正廉洁。

珠还合浦的典故,出自一千八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孟尝的好官。孟尝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兴利除弊,廉洁奉公,深受治下百姓爱戴。世人用珠还合浦这个成语,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他树立了一座丰碑。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达官贵人,无不用石头给自己树立丰碑,然而石头树立的丰碑经受不住岁月河流的冲刷,时间一久,不是断裂倾圮,便是字迹漫漶,不可辨认。唯有树立在百姓心头的丰碑,永远高高矗立,闪闪发光。

这个孟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据史料记载,孟尝是东汉时人,字伯周,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氏,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为官于汉顺帝时代,老死于汉桓帝时代。孟尝出身于书香门第,忠烈世家,其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都做过郡守一级的官吏,而且都为朝廷效忠,美名远扬。孟尝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道德操守教育与知识熏陶,少年时代便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志向远大、超凡脱俗的文化人。

青年时代,孟尝在家乡上虞郡担任掌管户籍、祀祠和农桑的小官户曹吏。上虞郡有一个年轻寡妇,是一个心地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女人,丈夫死后,不辞辛劳地奉养着同样守寡的婆母,不料好心不得好报,反而引起了心地歹毒、性格刁钻的小姑的猜疑与忌恨。婆母寿终正寝之后,歹毒的小姑一纸诉状,将嫂嫂告上县衙,诬陷嫂嫂厌倦了供养婆母,投毒害死了婆母。县官是个糊涂官吏,未经详细调查,竟然是非不分,黑白不辨,将年轻寡妇抓来问罪。

凡事好调查研究的孟尝事先了解到这起官司的实际情况,知道这是一起恶人诬陷好人的冤案,他坐不住了。本来这件案子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他完全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但他一身的浩然正气,不允许他对这件大有争议的官司保持沉默。他找到郡里的最高长官太守,为年轻的寡妇伸冤辩屈。孟尝详细地向太守汇报了事情的原委,希望太守秉公明断,切莫让好人冤沉海底。不料太守也是个昏官,没有理会孟尝的汇报。孟尝在太守衙的门外痛哭请求也无济于事,于是怀着对官场的失望,借口有病辞官而去。年轻的寡妇最终含冤而死。这起毒妇与官府一起制造的冤案,惹得上天震怒,上虞郡连遭两年大旱,官府和民间共同祈祷求雨,也没能求来甘霖缓解旱情,致使农田连年歉收,百姓怨声载道。

原太守任满离去,新太守殷丹到任。殷丹了解到孝顺寡妇含冤而死惹得天怒人怨这一情况,亲自出马,重新调查审理此案,以平上天之怒与百姓之怨。孟尝不失时机地来到公堂,向殷丹太守详细陈述了案子的详细经过,对太守说:“从前东海孝妇,感动上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顺时而降。现在官府应该处罚那个诬告的人,向含冤而死的亡魂谢罪,让她的冤情在阴间得以昭雪,适时之雨就会不期而降。”

殷丹太守听从了孟尝的建议,拘押提审了诬陷嫂嫂致死的歹毒小姑,查清了诬陷事实,让歹毒小姑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并亲到冤死的寡妇坟前祭告,当众宣布给她平反。此事感动了上天,降下了及时雨,上虞郡的农田因此获得了丰收,百姓的怨气也烟消云散。

在那毫无法制可言的封建时代,像孟尝这样一个人微言轻的小官吏,敢于挺身而出,为一个非亲非故的民间女子伸冤翻案,不但需要一身的浩然正气,还需要一副侠肝义胆和敢作敢为的勇气。从这件事情上,足见孟尝的为人。

这件事情之后,孟尝凭借自己的品德和才学,先后被郡里荐举为孝廉和茂才。两汉时,皇帝比较重视人才,汉高祖刘邦即位后,曾下过“求贤诏”,命令地方官向中央政府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委以治国安邦重任。治下有贤能之士,地方官不荐举,会被撤职查办。汉武帝刘彻效法他的先祖,也下过“求贤诏”,命令地方官荐举孝廉和茂才。孝廉,即孝顺父母、品行清廉之士。茂才,是才学出众、胸怀韬略的优秀人才。凡有资格被荐举为孝廉和茂才者,即今天所说的德才兼备之士,这样的人才被荐举到朝廷,经过皇帝“策问”,也就是皇帝亲自出题考试,然后量才使用,委以官职。孟尝被郡守荐举为孝廉和茂才后,被委任为徐地的县令。

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把孟尝推上了更大的政治舞台,让他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学与抱负,报国为民,立功立德。这一历史机遇,来自当时已名扬四海的珍珠之乡合浦郡。从此将孟尝的美名,与世界上最完美的事物———珍珠永远联系在了一起。

汉代的合浦郡,与交趾接壤,虽是岭南要地,却距京城有万里之遥,属于天高皇帝远的边远落后地区。当地百姓不懂农耕技术,土地也就产不出能够自给自足的五谷杂粮。但合浦郡濒临一碧万顷的大海,盛产被视为奇珍异宝、价格贵过黄金白银的优质海水珍珠。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合浦百姓主要靠潜入大海中采撷珍珠,卖给远道而来的中原客商和交趾客商,换取粮食、布匹和日常生活用品,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合浦也一度成为富庶之乡。合浦的珍珠市场曾经进行过“以斗量珠”的大额珍珠贸易,成就了许多具有经商才能者的发财美梦。西汉成帝时的谏议大夫王章因直言进谏得罪了权贵,招来杀身之祸,其妻闵氏被发配到合浦。这位女能人凭借超人的智慧,经营珍

珠致富,积聚家财数百万,后遇赦返回京城,用巨款为丈夫雪冤并赎回家产,留下了“牛衣对泣,珍珠赎家”的著名历史故事。可是到了东汉顺帝年间,合浦这个因盛产珍珠而“常通商贩,商货流通”,已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东南亚和南亚各国的富庶之乡,却跌落进了苦难的深渊。朝廷委派来的官吏,大多是些“上承权贵,下积私路,多无清行”的贪赃枉法之辈。

他们不但利用手中权力,借进贡珍珠和征收珠税之名,如狼似虎、肆无忌惮地对当地百姓横征暴敛,还和奸商们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关闭了原本自由竞争的传统珍珠市场,对珍珠进行垄断性经营,又使出各种阴谋诡计,诱使和逼迫珠民们无休无止地下海采撷珍珠。凡采到的珍珠,全部要送到太守衙门交给贪官污吏们挑选,好的留下,只把少许次等的珍珠还给珠民们以交换粮食苟延性命。贪官污吏们对珍珠的贪得无厌,致使珍珠资源日渐枯竭,生活在海底珠池中的珍珠蚌面对来自人间的狂采滥捕,害怕断子绝孙,纷纷逃到交趾海域去了。中原和交趾的商人们无利可图,都不愿到合浦来做生意。合浦郡全靠珍珠这个名牌土特产品支撑起来的地方经济,遭受致命打击,完全崩溃。合浦郡变成了一个“夜海无光,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的黑暗衰败之地。

贪官污吏们倒行逆施摧残地方经济祸害当地百姓的劣迹,被上奏到朝廷,朝廷决定遴选一名清正廉洁、贤明能干的官吏到合浦郡去收拾烂摊子。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在徐地担任县令的孟尝因为清正廉明和政绩突出,经州郡官员上表推荐,在朝廷的选拔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合浦郡太守。

当时的合浦郡,土地辽阔,所辖区域西起今广西的钦州,北至容县,东达广东的阳江、新兴,包括了整个雷州半岛,面积为33,2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省。

合浦郡的太守,也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算是个不小的官了。

孟尝到合浦郡出任太守,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已经积累了多年从政经验的他对治理合浦郡胸有成竹,因为他知道,只要不做贪官污吏,不用尽心机搜刮民脂民膏,凭着他的品德和才能,要治理好一个出产奇珍异宝、曾经富庶过的地方并非难事。经过一番风餐露宿的长途跋涉,孟尝到合浦郡上任了。他发扬一贯的作风,首先深入民间,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很快便对合浦郡日渐衰败的原因和当地百姓的疾苦了如指掌,于是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兴利除弊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政策。

孟尝的改革措施包括减轻珠税,鼓励百姓有节制地采撷珍珠,严禁破坏珍珠资源的狂采滥捕;解除前任官员和奸商们为了垄断市场对珍珠贸易实施的种种限制与禁令,重新开放自由竞争的传统珍珠市场,进行公平合理的珍珠贸易;整肃吏治,遏制贪污腐败。

孟尝的改革政策深得人心,推行不到一年便立竿见影,合浦郡很快政通人和。逃跑到交趾海域的珍珠蚌,纷纷迁回了合浦海域。当地珠民恢复了驾船出海采撷珍珠换取粮食、布匹和日常生活用品的营生,中原和交趾的客商们得到了公平合理的投资环境,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又携带着合浦郡缺少的粮食、布匹等货物,到合浦来做生意。自由贸易的珍珠市场重新繁荣起来,以珍珠经营为支柱的地方经济迅速复苏,百姓又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合浦郡重新成为富庶之乡。

合浦郡百姓把孟尝奉为神明。孟尝在合浦郡当了十年太守,鞠躬尽瘁地为治下百姓谋福祉,操劳过度生了病,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偏远之地久治不愈,不得不上疏朝廷,请求辞官回乡治病。朝廷批准了孟尝的请求,召回孟尝。

孟尝离任时,当地的官吏、士绅和普通百姓不约而同地聚集在官府门前,黑压压地跪了一片,有的拦住车驾,有的攀住车辕,不肯放孟尝离去,哭着喊着,苦苦地哀求他留任。面对万民跪泣、呼声动地的感人场面,孟尝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大白天离开合浦,只得略施小计,趁夜深人静时悄悄脱下官服,换上百姓的便装,扮作商人,借夜色掩护,乘海船“逃离”了合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逃官”。

孟尝到盛产珍珠的合浦郡当了十年太守,补的是令人垂涎的肥缺。那些从大海中捕捞上来的贵过黄金白银的珍珠,本来全在他的掌控之内,他只要略为动点歪脑筋,加点珠税,报点假账,把上贡朝廷的上等珍珠私自瞒下一小部分,抑或不顾廉耻,贪上一点儿污,索上一点儿贿,获取财富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就算他不瞒不贪,凭着他对繁荣地方经济,造福当地百姓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只要他脑子活泛一点,肯对当地珠民和外来珠宝商人们发自内心的谢礼、贺礼、年节礼之类的稍加笑纳,弄他个百万身家,也应该不成问题。可孟尝毕竟是孟尝,他在任上十年,一直视钱财如粪土,视珍珠如草芥,不义之财,分文不取,告病离任时,带走的唯有两袖清风,一世英名。

两袖清风的孟尝卸任之后,不居功,不自傲,不做作,不张扬,交割完了公家的事务,便悄无声息地返回故里上虞,隐居于穷乡僻壤,一边求医问药,治疗顽疾,一边耕田种地,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

邻县的读书人和普通百姓仰慕孟尝的高尚品德,纷纷搬来和他做邻居的,有一百多家。

孟尝离任后,百姓牢记着他的大恩大德,深深怀念着他,知道他离开合浦时两袖清风,担心他从高官变成庶民之后贫病交加,生计艰难,自发捐出一斗上好的珍珠,选派代表,经过数月的旅途劳顿,不远万里来到孟尝的故里浙江上虞,找到隐居于穷乡僻壤的孟尝,把这一斗珍珠赠送给他。面对这一斗光芒四射的合浦珍珠,孟尝坚辞不受。见此,合浦百姓的代表便长跪不起。孟尝盛情难却,只得勉为其难,收下一小部分。

孟尝收下了珍珠,却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有新的打算。他的隐居之地有一条名叫代河的河流,河床浅窄,水量不丰,秋冬两季经常干涸,不能适时地灌溉两岸农田,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与百姓的生活。孟尝捐出了合浦百姓赠送的珍珠,发动当地的乡绅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起兴修水利工程。在孟尝的组织和带领下,当地百姓踊跃集资,众志成城,在代河上修筑了一座集水利节制和闸、桥、路、亭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不但能蓄水泄洪,保证两岸农田得到正常灌溉,让当地百姓旱涝保收,还成为供人们闲暇时游览的好去处。这一处虽然不大却十分完美的水利工程是孟尝带头修的,又距孟尝的住宅不远,被当地人命名为孟宅桥,又被称作还珠桥。孟宅桥经历了近两千年沧桑,如今依然滋养着两岸的黎民百姓,成为孟尝故里的一处名胜古迹,不知引来多少骚人墨客赋诗题咏。

孟尝令合浦珠还的动人故事,值得千古传扬。合浦百姓懂得感恩戴德,万里赠送珍珠的故事,孟尝慷慨捐献珍珠兴修水利造福于民的故事,又给合浦珠还的动人故事增添了闪光的结尾。

汉桓帝时,孟尝的一位同乡杨乔在京城当尚书,十分钦佩孟尝的为人,先后八次上书汉桓帝举荐孟尝,盛赞孟尝安于修身养性,传播仁义,爱好道德修炼,清廉的行为超凡脱俗,而且爱国爱民,才能超群,出任合浦郡太守时移风易俗,令去珠复还,让饥民丰衣足食之后,面对诱人的珠宝,不存丝毫贪念,不张扬自己的功德,而是隐匿自己,收藏才华,躬耕僻壤,甘于清贫,是个难得的贤人,建议朝廷重用孟尝。不知什么原因,孟尝始终未被朝廷起用,七十岁时病殁于家中。引得初唐时的大才子王勃在他的名篇《滕王阁序》中高声感叹:“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合浦百姓为了纪念和祭祀孟尝,同时律贪革弊,警醒后人,自发集资修建了孟尝祠、还珠亭和海角亭。一千八百多年时光悄然流逝,这三处古建筑屡遭兵火,几经倾圮,又几经重建,如今尚存的海角亭,成了合浦县的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和日丽之时,到海角亭游览凭吊者络绎不绝。

海角亭位于合浦县的重点中学廉州中学内,亭上悬有一块古老的匾额,上书“万里瞻天”四个大字,笔力遒劲,字迹飘逸,乃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手迹。才华盖世、命途多舛的苏东坡晚年遇赦,从流放地海南岛渡海北返,途经合浦时游览海角亭凭吊孟尝,陪游的友人请他题字,他挥毫写下了“万里瞻天”四个大字,制成匾额悬挂之后,为海角亭增色不少。

已经倾圮的还珠亭,曾经位于合浦县城东北的还珠岭上,亭上镌有一副对联:

孟尝何处去了;

珍珠几时回来。

这副对联寄托了合浦百姓对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孟尝太守的无限敬仰与怀念,以及对合浦珠还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一个地方官吏,在任时得到治下百姓的敬仰与爱戴,离任后又为治下百姓所深切怀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被治下百姓奉为神明,怀念、祭祀了千百年,而且名垂青史,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版权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