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 文史资料

马援在合浦铸铜鼓

发布时间:2017-10-31 17:03   作者:范翔宇   [字体大小: ]

    马援在合浦的事迹,除了 《后汉书·马援列传》中所记载,还有诸如铜鼓塘、铜船湖、伏波滩、还珠洞、合浦薏实、马留人、马留话等许多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
    当年马援率两千多楼船,两万余战士来到合浦,确定了从海路进攻的战术方案后,训练水师也就成了当务之急。由于北方军士不习水性,为了训练水师,马援就在湖边铸造了些大铜船供北方军士学习划桨掌舵。但是,在进行布阵操练,擂鼓助威时,却发现鼓声沉闷,甚至声音不振。开始时大家都以为是有什么东西在作怪,致使战士们操练的情绪受到影响。马援为了解开这个谜团,一方面派人到民间去查访,一方面对军队中的战鼓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这批随军战鼓敲起来都是声音沉闷的。马援急忙请求朝廷再调一批新鼓来合浦应急,结果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鼓声又 “痺缓不鸣”。正当马援为战鼓问题头痛之际,到民间查访的士兵把一些老人带回军中,据这些老人家称,他们知道造成鼓声不振的原因是什么。马援立即把这些老人家请入中军大帐,以礼相待,细问缘由。这些老人家仔细观察了军中的战鼓后告诉马援,战鼓声音不振,是受潮影响。原来,汉代合浦属瘴烟之地,加上濒海潮湿,水汽充足,鼓面的皮革受潮后松缓,而鼓身的木质也因潮湿含有大量的水分难以产生共振,受潮后的鼓敲起来当然是声音不振了。
    马援听了老人家的一番解释之后,就想办法对战鼓进行改造。经过反复的观察勘探之后,他发现合浦一带多铜,而且当地居民又有用铜制成器皿敲打作为祭祀击乐或用于驱逐海怪及野兽的习俗,于是就决定仿照民间工艺以铜铸鼓。这就是史料中所称的 “伏波始制铜为之,状亦类鼓,而稍埤,缩腹下杀,周以繁纹,面上八角,皆缀以坐蛙,名为骆越之鼓”。蛙是青蛙,青蛙是壮族先民的崇拜图腾,壮族先民认为青蛙是上天派下来的神,专司巡田之职,有青蛙神保护就会五谷丰登,以蛙为图腾,象征风调雨顺。马援把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青蛙神铸在铜鼓上面,既结合了战鼓的特点,也综合了壮族的民俗特色,军民两用,很快便在岭南地区迅速传开,成为当地祭祀镇邪的主要法器。
    马援铸铜鼓成功后,“鼓声镗镗,皆声闻十余里”,战士操练时士气大振。一天,郡中长老来报,说近日郡城西的慈廉江 (合浦江,又称瘴江,后因合浦郡有一李姓青年以慈廉孝义事亲,朝廷便命将合浦江改为慈廉江)中出现了凶蛟,一日内连吃五羊,郡民十分恐慌,请马援派出军士剿杀。马援听了长老的讲述之后,立即派军士前往捕杀,但凶蛟十分狡猾,见有军士便潜伏不出,军士一走开便上岸猎杀禽畜,让人防不胜防。后马援设计在慈廉江边挖一大塘,塘中以猪羊作诱,并根据凶蛟属木,铸铜鼓置于塘中,取金克木之道相制。果然,凶蛟窜入塘中猎食猪羊时,被铜鼓镇住,无法动弹,郡民便将此塘称为 “铜鼓塘”。因铜鼓塘在廉州府城西门江之外,后世又称为廉州铜鼓塘。
    据晋代刘欣期 《交州记》所记:“有一湖去合浦四十里,每阴雨日,百姓见有铜船出水。又有一牛在湖中,以鸡酒为祭便大获鱼;若此礼不设,唯得牛粪而已。”
    南唐徐锴的 《方舆记》曰:“铜船湖,马援铸铜船五只,一留此湖中,四只将过海征林邑。”林邑,古国名,象林之邑的省称,故地在今越南中部,秦汉时为象郡象林县地,据记是马援铸柱之处。
    《读史方舆纪要》记:“铜船湖,在废石康县治东登高山下,俗传马援尝铸铜船于此。”
    屈大均 《广东新语》:“合浦之北铜船湖,复有一大铜牛,时浮出水。”
    清代李调元 《南越笔记》:“铜船,在合浦,相传马援铸铜船五,以其四往征林邑,留一于此。天阴雨,浮出湖面。樵浦者常得见之,因名湖曰铜船湖。”
    从上述典籍的记载中可知,汉代伏波大将军马援征交趾,进击九真、日南时,在合浦集结军队,训练水师,在湖边铸造铜船供北方军士学习划桨掌舵。后人为了纪念马援的功绩,便把这个湖称为 “铜船湖”。铜船湖在石康境内。在民间传说中,每当天阴下雨的时候,湖面上泛起袅袅烟雾,烟雾中会隐隐约约地现出铜船的影子,有时还会听到战鼓声。
    在合浦,还有马援纪功镇边的铜柱。唐诗所云 “领得卖珠钱,还归铜柱边”即是指此。但
汉时的合浦管辖地域广大,东起今广东恩平,西至今钦州,铜柱的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也就难以确定了。

版权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