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 文史资料

疍家历史文化研究--疍民及其生活

发布时间:2013-01-10 11:05   作者:   [字体大小: ]

    北海的疍民有多少,他们的生活状况又如何呢?
    在民国期间,有学者估计我国疍家总数约三、四十万人以上,梁启超先生估计超过一百万人。民国十五年(1926年),据广州市人口统计,单广州一地,已有蛋民十万二千人。
    而解放前合浦县沿海有多少疍民呢?据有关资料载,解放前合浦县沿海有疍民三种:一为蚝疍、二为珠疍、三为渔疍。蚝疍约八千人,居于西场镇沿海,以采蚝捕鱼为生。渔疍约二万人,居于北海、党江沿海一带,以捕鱼为生,也有少部分以船艇运输为业。珠疍约一万人,居住在合浦县东南沿海,以采珍珠为业,兼浅海捕捞。
    北海市内的疍家人多以渔业、货运和摆渡为生计,分布于外沙、海关大楼的东西海岸边、高德、地角、白虎头、涠洲等沿海地带。有些含有“蛋”字的村名,是因有蛋家人居住而命名的。如位于南康圩镇东南12.5公里的“蛋场”村,和位于白沙圩镇西南11.9公里的“蛋地”村,这两处靠近海边的村落,以前均因有蛋家人居住而命名。
    据《北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廉州府的人口》载:“北海属廉州府,有四种民族——客家人、汕头人、海南黎人和蛋家人……蛋家人以渔业、运货和在海岸、江河上送旅客为生计。所有渡船都是由蛋家人经营。”又据《北海杂录·地势》载:本埠“北面大海……下积一沙,逆水而生,长约六里,横列于埠前,成拱抱状,是为外沙,渔人舟子,列棚而群居。”列棚而群居的“棚”,即是“疍家棚”,以前在外沙、高德、旧游泳场一带海岸多见。
    “疍家棚”,是蛋民在海岸边搭建起来的简易小棚楼。一般用几根木头作蛋家棚的桩柱,用篱笆或旧船板作棚楼墙,用旧船板铺作棚楼板,用竹瓦或油毛毡盖蛋家棚的棚顶。蛋家棚的棚底离海面约两三米。在蛋家棚前,安有小木梯供人上落。潮涨时,棚底下有海水浸泡,水大时尚可钓鱼。退潮后,水很浅。蛋家棚的楼板,有些用油灰或桐油填涂。在蛋家棚内,分为饮食会客的正厅和休息的卧室。客人未经允许不能进入卧室。厅、室都很小、都开有小窗,以便通风透亮。有些蛋家棚也不分厅室的,蛋家棚既是蛋家人的餐厅、厨房,也是休息的“大木床”。
    北海疍民的人口,解放前没有专门统计。然而,可从清代后期及民国期间,有关记载北海的渔船数量,来估计北海的渔业人口(渔疍)的数量。据《北海关十年报告(1892—1901年)·北海的渔业生产》载:“北海的主要生产是渔业,约有400只船,2,500人干这工作,船只最大12吨,最小6吨,是单干的。他们为了互相保护,是合伙出海和回港的。”如果权且以2,500渔民数,估计约占渔业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则渔业人口(包括家属、后勤人员)的总数约1万人。而这400只船都是深海船,还未包括钓鱼小艇或运输船只,所以,当时北海(应指外沙、高德一带水上居民)的“渔疍”,最少也有万多人。
    另据1905年出版的《北海杂录·渔业》载:“北海濒海,地称鱼盐。故捕鱼营生者,以北海为多,距北海十里之高德次之。统计大小渔船六百余艘,大抵北海占六、高德占四。”600余艘大小渔船,在船上生产的渔民约有4,000人,若包括渔民家属和后勤人员,渔业人口的总数约有万多人。如果再加上南氵万、地角等地的渔业人口,人数将超过二万人。
    完稿于1952年冬的《北海历史·渔民的航海生活》载:“据1928年至1931年的调查,咸鱼年产一百二十万担度,渔船发展增到二千多艘以上,大的叫密尾拖船,长约六、七丈,阔约一、二丈,船上有三条桅杆,中桅杆高四、五丈,载重八万至十二万斤。有八百至一千艘之间俗称大拖船,稍细(小)的叫大开尾船,有的叫地角艇,船长三、五丈,船宽丈余,桅杆高三、四丈,载重四万斤或万余斤左右的共一千多艘。”
    从上面几段资料可见,从1901年至1931年的30年间,北海渔业发展较快,渔船由400艘增至2,000多艘,最大吨位由12吨增大到60吨(12万斤),船只数量和最大吨位均增大五倍。渔业从业人数(渔蛋)超过二万人。另据《合浦县政月刊》1932年第3期载:北海市(不包括合浦县)“人口约四万”。由此可见,1931年北海的渔业人口约占北海人口的一半。
    抗日战争时期间,北海人民惨遭日寇的蹂躏,“渔疍”也遭受极大的损害。据《粤南日报》、《北海历史》等资料载:抗日期间,北海渔船被日机轰炸、焚毁或被迫逃往越南的船只占十分之八,被杀害的渔民数百人。其中1938年11月20日,日军登陆涠洲岛时,曾烧毁港内渔船400艘。1941年3月3日至8日,日寇在北海劫掠一星期,共抢走和烧毁各种船只400余艘,外沙有数十间疍家棚被烧毁。抗日期间,由于海面经常受到日军的侵扰,不管是渔疍、珠疍或蚝疍,均遭受巨大的损失,很多人流离失所。
    解放后,1950年1月间,国民党还派飞机轰炸北海,烧毁外沙疍家棚百余家,很多蛋民无家可归,靠政府救济和到亲戚家寄宿。
    疍民生活贫困,除了恶劣的生存条件和没有文化等自身素质外,在社会上又备受苛捐杂税和高利贷的盘剥。其中一种剥削形式叫“放船头”或叫“放拖船”,在清代后期至民国期间广为施行。这种盘剥的月息往往超过30%。
    解放前,北海珠海路的东泰街,有生泰、遂兴、福合、陈英记、明德庄、曾元兴、金记栈等商号的资本家,是专门向渔民“放船头”进行盘剥的。渔民装船、置网、购盐、购粮等,可不用抵押向资本家借贷,但捕鱼归来,全部海产品都要交给鱼栏的债主出售,由债主过秤。债主及“九八”行(行主为货主收存卖出,或为另买别货,收取2%的手续费)通过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等盘剥,使疍民受到很大的损害。
 

版权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