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 文史资料

北海客家历史人物风采

发布时间:2012-07-26 10:58   作者:   [字体大小: ]

    合浦是秦汉名郡。在丰富多彩的汉文化遗产中,廉吏文化是其中极具特色的重要篇章。在廉吏文化根基上孕育形成的珠乡客家历史人文,更是华章灿烂,夺目耀人。
    费贻是珠乡廉吏文风的旗手。崇祯本《廉州府志》称:“合浦江山皆名廉者,以贻故也”。费贻出仕做官考量的标准,是“不避乱世避恶君”。当“恶君”主政之时,他甚至装疯逃避,[1]宁愿在乱世中自食其力,也不愿为昏君卖力。后来,汉光武帝重建东汉王朝,他接受邀请出任合浦太守,以“莅政清简”为执政之道。“清”,即清廉公正;“简”就是勤政有为,不扰民。由此形成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因为拥有这种人格魅力,他才能够在合浦太守任上有所作为,并能够使“民怀其德”,而名留廉山。此后,“莅政清简”、“民怀其德”,就成为检验官德业绩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两个方面:清廉公正,勤政有为。具备了这两个方面,就会有“民怀其德”的官德业绩。
   费贻廉山留名之后,相继有孟尝珠还合浦,陶璜为民请命的佳话。及至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以廉立州名,清廉勤政的官德吏治思想象一条红线贯穿合浦历史。以“廉”留名的名宦良臣史不绝书。如宋“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宋“名与是州”的知府危祜;宋代皇帝亲自题词赐匾“名震南天”的廉洁贤臣张夔;元代“驱去流俗之态,涵养孤忠之气”的廉吏范椁;明“居廉四年,未入一珠”的知府张岳;一肩一仆太守徐柏;为民请命不惜乌纱的太守李逊等,史籍有名可考者120 余名。
    在涌现出大量的廉吏名臣的同时,还积淀了丰富深厚的廉政文化精华,为廉州留下了“五廉”的美誉。即:廉山、廉泉、廉江、廉垌、廉州,由此构成十分独特的廉山吏风历史文化现象。
    客家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族群。当他们千里迁徙来到合浦,这里亦山亦海的自然环境,以及富于清廉的历史人文底蕴,加上族群自身优良品格,最终孕育出极具山海特色的珠乡客家群英,成为珠乡辉耀古今的精神财富,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珠乡客家人物的特色,可以大体概括为:清正廉洁、忠厚直朴、刚勇报国三大方面。
 
    1、清正廉洁,高风亮节
    在“清廉廉洁”方面,张锡卿、马云标、梁正源三人最为杰出。此三人并称“清廉三总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张锡卿的“人生十务”,与马云标的“清贫守志”。
    张锡卿,字鼎臣,合浦公馆客家人。出生于清后期。自幼家贫,投效曾国潘湘军,随之转战川、甘、楚、黔,累积军功获记名提督,赏巴图鲁称号并赏穿黄马褂。先后担任过游击、副将,官至贵阳镇总兵,官秩一品。史称其“御后临民,恒得法,人多颂之。”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母亲年老,请求回乡养亲获准。
    回乡之后,张锡卿全不以显贵骄恃乡里。在乡间生活居住十多年间,都是土屋竹篱,躬耕田亩,种田养畜,自食其力。一般人都不知他就是战功卓著,功在朝廷,获赏黄马褂的一品大员。
    张锡卿乡居期间,痛感自己年少家贫未能读书,制约人生发展,为此专门聘请一位老师来辅导自己的学业。他年长拜师,仍然刻苦学习,并根据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人生经历,写下“人生十务”作座右铭。此“十务”为:
一是处困务求穷泰;二是临财务求戒贪污;三是练兵务济恩威;四是御敌务防毋懈;五是治民务施慈惠;六是待士务重谦恭;七是事上务饬礼仪;八是对下务除骄慢;九是交际务推诚;十是检身务守简约。
    世人见之,无不感动敬叹。至今仍可为世人为人处世一面良镜。
    马云标亦为此中之佼佼者。
    马云标,合浦石埇(今属浦北县)人,从士兵积功至花翎副将记名总兵衔。史籍称马云标为“清贫守志总兵”。有两件事很能体现他的人格。
    有一次,他领军率先攻入城中时,无意中发现守城将军家中地窖里藏有大量黄金。当时在场的将官们提出拿来大家分了作为奖励。但是马云标不同意,而是将这些黄金分到各个部队充作军饷。不料,马云标此举遭到了某些将官的忌恨,向朝廷举报他私吞黄金。马云标一怒之下,辞职离开所在军队,转投冯子材军中。不久就以战功突出,得到朝廷的表彰,并恢复了花翎副将记名总兵的官职。
    马云标在军中以骁勇善战著称,以战功升任总兵。虽说战功显著,功名显赫,却一生清贫守志。马云标从军中退休后,在廉州府城青云坊建一土木瓦房居住,不想身存银两还不够给工匠支付工钱,后来幸得同袍集资相助,才得以落成入住。马云标笑称:大丈夫四海为家,何汲于此一房也!高风亮节,令人感动。同袍们有感于马云标的战功卓著而又甘于清贫守志,为他制作了一块额匾悬挂于门楣曰:“新息遗徽”,将之喻作东汉的新息侯、伏波将军马援。
 
    2、忠厚直朴,重义轻利
    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方面,客家人重义轻利,素有忠厚直朴的气概。这方面的杰出人物非常之多,如:仗义助学的陈卿钦、祭江平患的举人陈庚镛、袁世凯的家庭老师张肇崧等。其中,有“一函三提督”之美誉的彭元辅尤为突出。
    彭元辅是合浦公馆大廉人,清道光丁酉科(1837年)举人。据地方史志记载,他在读书时就参与编修廉州郡志,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乐于扶危济困,在郡中很有名气。中举之后并不因此骄恃,而是继续尽心于郡中教育,甘守清贫,掌教海门书院,史称其“勤于课士,裁成甚众”。就是说他认真施教,培养的子弟很多都有成就。
彭元辅到了晚年仍然好学不倦,有很多著述传世。以九十余岁高寿谢世。
    彭元辅并非达官显富,只是一个具有举人身份的教书先生。以他掌教海门书院的职务(教谕)来看,大约只相当于中学校长兼教育局长。他一生最大亮点,是获得了“一函三提督”的美誉。这主要源于其人格力量。
    此事须从冯子材廉州蒙难说起。   
    青年时代的冯子材以打短工为生。初时是在北海三皇庙码头一带干些抬抬扛扛的活计。虽然干活勤快,无奈因食量大而不受东家喜欢。最后到一家粥铺做伙计,食量大的毛病又引起老板娘不满。冯子材只好来到廉州府城寻找生计。
    谁知冯子材刚到廉州府城,就因事被误为匪盗而抓进监狱,幸得彭元辅援手相救,得已保释出狱。时值廉州府匪患严重,府城防备甚严,正是招募兵勇剿匪之时。彭元辅将冯子材保释出狱之后,还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廉州知府沈棣辉,请予安置,让冯子材在军中为剿匪效力。沈棣辉见冯子材有彭元辅的亲笔推荐,即将冯子材接纳安置在军中。
    彭元辅除在信中向沈棣辉推荐冯子材之外,还同时推荐了关松志、吴天兴二人。冯子材、关松志、吴天兴三人后来果然不负彭元辅所荐,先后以军功升任提督,冯子材荣封太子少保,关、吴二人也获记名总兵,关志松还获赏“俊男巴图鲁”称号。“巴图鲁”,满语意为勇士,清代以此称号赐给作战有功的官员,一般封给满族勇士的最高荣誉称,汉族人士能获此殊荣者不多。
   后来,冯子材获得钦差大臣太子少保之显赫尊荣,始终不忘彭元辅的举荐之恩,专程到廉州府城拜访恩公,并为彭元辅捐了一个内阁中书(秩从七品,由举人考授或特赐,任职一年后可外补秩从五品的知州或秩从五品的同知)的官职。但彭元辅坚持不受,仍然以掌教海门书院为人生乐趣。由此可见彭元辅忠厚直朴的处世风格。
这就是彭元辅“一函三提督”的由来。
 
    3、刚勇赤诚,忠心报国
    当国家或民族遭遇危难的时候,客家人挺身而出,英勇抗击外敌,保家卫国,更是群英荟翠。主要有:
    抗法三英将:关松志、吴天兴、陈得贵;
    清廉三总兵:梁正源,张锡卿,马云标;
    辛亥革命时期:陈铭枢、苏乾初、罗侃廷、黄质文、林翼中、卜汉池等;
    十九路军客家将领:陈铭枢、范聚奎、蒋光鼐、蔡廷楷、翁照垣、张炎、张君嵩、张绍勋、张国元、张枚新、陈克强、谢彩轩、邓伯涵、苏冠英、沈载和等;
    杰出的中共先烈陈铭炎、客家女杰朱光珍、抗日先烈冯道先、张九匡等。
    在数十名客家杰出将领中,以抗法三英将之一的关松志最具代表性。
    关松志,字铁珊,合浦公馆人。史称其家贫少孤,性倔强负气,与同县的吴天兴、陈得贵投冯子材部,并称“抗法三英将”。
    关松志20岁开始从军,戎马生涯23年,经历大小战仗无数。以战功卓著先后任四川懋功副将(清为总兵属官,相当今之旅长),镇江参将(总兵下的统兵官,秩从三品),记名总兵(清为绿营兵最高长官,秩从正二品)。
    清同治九年,关松志入安南平乱。是年,梁天锡等踞河阳、保胜,全越南震动,越南王向清朝乞援,冯子材命关松志入安南平乱,越南王率大臣郊迎,待以天使殊礼。关松志深入敌阵,架浮梁,跨越堞,侦悉匪情。以奇兵断其粮运,并分兵堵截,各个击破,很快平定了安南。越南平定后不久,关松志病逝军中,越南举国哀悼,安南朝廷还为之建了昭忠祠。
 
    4开拓创新,不断超越
    客家人是一个最富于进取之心的族群,创新精神极为突出。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抑或军事方面,都是如此。北海客家也是这样。自明清以来,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层出不穷。这里仅举一位代表。
    赖成己(1888-1955),合浦客家人。武、医俱佳,被人称为“合浦的黄飞鸿”。他的风采,一是自创拳艺南蛇过垌传世,二是对骨伤科的推陈出新。
    赖成己自幼学习家传南拳,后拜张茂廷为师,专学李家拳,尤精双刀、棍、钯,兼习骨科。
    二十余岁时,赖成己独赴广州开办医务所。在传统骨伤科的基础上,努力钻研,大胆创新,研制出赖成己跌打药酒、赖成己跌打药丸,药效显著,深受民众欢迎。1929年3月,陈铭枢在香港皇后酒店,因酒店失火,跳楼逃避而导致足部骨折,在港治疗月余仍未康复,需持拐而行,人称“跛老虎”。陈到广州后,请赖成己医治。赖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把那条本来要截肢的断腿治好。陈铭枢为之亲笔提词“生死肉骨”,制成木刻金字匾额相赠,以示谢意。
    1948年北海地角一渔妇被人刺中腹部,流血不止。因刀入肉较深,不少医生怕拔刀空气进入发生危险,都不敢动手。当时赖成己在合浦县城设所行医教拳。病人求治后,他一手拿刀,一口含酒,突然把酒朝病人脸上喷去,病人猛地一忍,二寸多长的牛角刀被赖成己顺势拔出,然后用止血药一敷,血即止住。他的医术与机智灵活,由此可见一斑。
    在广州期间,赖成己与南北著名拳师相互切磋学习,博采众家精华,创编出风格独特的“南蛇过垌”象形拳。此拳法有如下特点:欲动非动,似静非静,动似疾风卷劲草,静如落霞映森丛。快时电闪雷鸣,慢时行云流水。意气神合一,刚柔相济,重意不重力。就像“无影脚”,快如闪电之南蛇,飘忽不定,在适当时给对手致命一击,极具实战价值。
   在广州时,赖成己与林荫堂、林耀桂、黄啸侠、张礼泉并称武术界的“南方五虎将”。赖的武艺位列第一。
1932年元月,陈铭枢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上海“淞沪抗战”中,英勇作战,粉碎了日军要在三个月征服中国的妄想。在这场战役中,十九路军有一支背着大刀和长枪的部队,其高超武艺令日本侵略者胆裂心寒。这支特殊部队的大刀功夫,就是以赖成己为首的“南方五虎将”精心研究创编并教授的。
 
    5、革命堡垒,光荣岁月
    合浦客家地区是中共合浦地下党组织的发祥地。1937年2月中共广东省委派员到合浦重建党组织,最先是在合浦客家地区开展工作,成立党小组。早期中共合浦地下党、钦廉四属地下党的主要领导人和军事领导人都在合浦客家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军队,发动武装斗争,得到了客家地区的民众积极支持。中共合浦中心县委、六万山地委都曾驻在合浦客家地区。合浦客家地区作为六万山抗日武装根据地的门户,承担起抗日武装根据地对外联络的重要作用,先后有一百多户群众用自己的家庭作地下党的交通站、情报点、联络点和堡垒户,一百多位客家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版权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