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 文史资料

铜青蛙

发布时间:2010-01-21 10:47   作者:韩湖初   [字体大小: ]

   风门岭26号汉墓出土铜池塘中有铜青蛙模型两只,形制大小略有差别,造型较抽象,头三角形,柱状目凸出,不同部位之间以斜短线分隔,腰上刻画出分节的带状纹,状如腰带。腹内为空腔,下有榫头或凹形卯口。其一长5.1厘米、宽3.4厘米、高1.9厘米;另一略大,腿部亦刻短线纹,长5.5厘米、宽3.8厘米、高2.3厘米。有报道称这青蛙铜饰与铜鼓上代表壮族图腾的青蛙形状“基本相似”。同墓出土的67枚玛瑙串饰中有青蛙。又据合浦博物馆介绍:北插江盐堆1号墓和凸鬼岭30号等墓出土的微型琥珀雕刻也有青蛙,等等。这些都令人联想到我国远古的青蛙崇拜。
    青蛙(蟾蜍)器物、图纹和传说在远古华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宋兆麟等指出:“在中原和西北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多绘有蛙的形象,如蛙纹盆、蛙纹壶,尤其在甘青地区最为突出。壮族认为蛙为雷神之子,能通天地,主雨水,因此在该族的岩画、铜鼓上多有青蛙形象,每年还过青蛙节,祈求五谷丰登。纳西族也奉青蛙为神,说蛙身上有三条金色花纹,能决定八方位、五行和十天干、十二地支,头、尾、腹、背象征四方,四肢代表四隅,形成‘巴格图',进行八卦演算,占卜凶吉。这些信仰均与蛙图腾有关。”李泽厚指出: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分别属于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马家窑文化属于分别以鸟和蛙为图腾的两个氏族部落”。严文明更以图例指出彩陶上所反映的远古华夏鸟与蛙、太阳神与月亮神的图腾崇拜及其演变关系:“鸟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代表太阳的金鸟,蛙的形象则逐渐演变为代表月亮的蟾蜍”;“从半坡期、庙底沟期到马家窑期的鸟纹和蛙纹,以及从半山期、马厂期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的拟蛙纹,半山期和马厂期的拟日纹,可能都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崇拜在彩陶花纹上的体现”。而赵国华的论述更为精彩,指出:蛙纹(蟾蜍纹)与鱼纹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文化遗存中的两种基本纹样。
    蛙纹比鱼纹出现稍晚,分布更为广泛:东起河南省渑池县著名的仰韶村,河南陕县庙底沟,中经陕西华阴县西关堡,临潼县姜寨,西至甘肃马家窑,青海省乐都县柳湾,有数量众多的蛙纹彩陶出土。蛙纹既有象生的,写意的,也有抽象的;纹样之丰富多彩,色彩之绚丽和谐,为世界所罕见。其中,青海柳湾的彩色陶花纹可以排出完整的序列。”此外,山西发现绘有锥刺纹蛙陶瓮残片,辽宁省也有绘有变形蛙纹彩色陶尊出土。赵还进一步剖析青蛙崇拜形成的原因:从青海柳湾到河南庙底沟、临潼姜寨一期的蛙纹图像,都有一个圆圆的肚子,先民以象征女性的生殖器(子宫);圆中所绘许多黑点,义为蛙产子甚多,生殖能力强;由于月有圆有缺,蛙腹有鼓有收,女性生子前后腹部与此相似,再者月的圆缺与女子月经的周期同以28天为一周期,于是先民便“想像月亮是一只或者月亮中有一只肚腹浑圆、可以膨大缩小的神蛙(蟾蜍),主司生殖。”小说《金瓶梅》和至今中医将女性的阴户称为“蛙口”,由此可知:蛙纹乃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对女性生殖器的强烈崇拜的表现。
    笔者还要补充几点。一是不但我国,“而且印度河文明的印章上有蛙纹,印度公元前三世纪的一尊母神陶像两鬓各有一蛙为饰”,印度上古著作《梨俱吠陀本集》中有诗讴歌蛙神;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曾发现一幅槟榔树皮画:中挂一个有着蛙的圆目、蛙的阔口、蛙的大腹和蛙形四肢的“蛙人”,其头上分别联结象征女阴的鱼形和男根的鸟形;腹部和下方则画有许多黄点(义亦为多子多孙);二是青蛙崇拜在我国西南和岭南盛行的铜鼓和青铜器均有反映。梁旭达指出:“广西瓯骆越人也崇拜蛙,曾以蛙为图腾。
    青蛙的图像不仅见于蛙蛇纹铜尊,而且还以单蛙、累蹲蛙的立体图像出现于他们所铸造和使用的铜鼓鼓面。广西恭城县加会秧家出土的春秋时代青铜尊,其肩部、腹部均分别间饰四组蛇、蛙图案。肩部的每组图案均是二蛇一蛙,二条蛇尾部略蜷曲,分列蛙体左右,蛇头向蛙作攻击状。蛙体微胖,四肢伸展做跳跃状。腹部的每组图案亦为蛇蛙结构”。有论者认为所表现的内容为分别以蛇和蛙为图腾的两大部族相斗的场景。笔者认为:蛇蛙“相斗”是实,但所表现的乃是部族的繁衍兴旺,而非互相斗争残杀。海南省博物管所藏两件汉代铜鼓,鼓面沿边分别塑有四尊和六尊蛙饰。据《羊城晚报》2009年6月10日报道:广东阳东县大八镇出土广东最大、全国第三的“周享铜鼓”(据推断应是东汉晚期至唐前期之物)鼓边也是均匀地分布六个青蛙铜像。童恩正指出:被视为铜鼓发祥地的云南滇西地区的祥云和晋宁两地,前者大波拿铜棺墓出土的蟾蜍圆牌匾饰有蟾蜍纹,后者出土的铜矛、铜钺有蛤蟆纹,又时为战国至汉代滇池地域墓葬出土的兵器阔叶短骹矛上的诸多纹饰有蛙纹,洱海地区的青铜文化也有蛤蟆纹。三是以蛙或蛇蛙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在中原及楚文化的青铜器中尽管少见,但陕西省城固县五郎庙出土有蛙纹钺,钺身主体装饰为一肢体分明的伏蛙,其图纹与马家窑期彩陶的蛙纹大体一致;江苏徐州市出土鎏金镶嵌兽形盒砚,其状似蛙(蟾蜍);辽宁凌源县三官甸子出土有战国早期蛙蛇形马饰:蛙前肢撑立,后肢收屈,呈栖息状,二蛇分别衔住其收屈的后肢 ,与广西恭城同以蛇噬蛙为题材,等等,可见华夏蛙文化所及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由上可见,风门岭26号汉墓的两只青蛙器物虽小,但意蕴深远。从其造型比较抽象可知,它们并非仅仅是实物写生,而是承自远古华夏的蛙文化。
 
 

版权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