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大常委会| 政协北海市委员会
当前位置:体球网,足球比分网 > 文史资料

合浦,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

发布时间:2005-08-19 18:23   作者:邓家培   [字体大小: ]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很早以前就拓通了向西方和南方诸国的陆、海两条交通线:陆上由中国西安至中亚、西亚远至地中海东北岸土耳其等国,史称陆上“丝绸之路”  (以下称“丝路”);海上则由中国徐闻、合浦起点出发,至东南亚、南亚远至非洲东岸肯尼亚等国,史称海上“丝路”。但在过去海上“丝路”研究中,对合浦是海上“丝路”最早起点多有忽略,泉州等拟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中国南方港为世界文化遗产”见报前后,就有学者发出“被遗忘了的合浦”的惊叹!有的甚至认为合浦被“卖猪仔”了。其实,  合浦是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是准确无误的。本文从考察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出发,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合浦是中国海上“丝路”的最早起点作进一步探讨。
    在对史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2001年4月上、中旬,笔者与在穗的多位专家、教授一道前往有史记载的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广西合浦,进行了实地考察,拜访了“老合浦”,与县博物馆、县志办的专家以及与有关领导和人员一起进行了多次座谈,再结合史籍记载反复讨论,多方比较和论证,得出了合浦是中国海上“处路”最早起点的结论。
 
 
中国海上“丝路”的历史记载
    史籍是智慧储集的宝库,是人类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智慧大全,也是国家民族前进的足迹,它的巨大昭示作用就是为后人提供不容改写的求真、务实科学价值。从汉代起,中国已开始了与东南亚、南亚各国海上交通和商贸活动。《汉书·地理志》卷28下作了详细、具体的记载:从合浦出发,乘船约5个月,有都元国(今马来半岛西南沿岸)  ;又行船约4个月,有邑卢没国(今缅甸南海岸)  ;再行船约20多天,有谌离国(今缅甸西南沿海岸);登陆步行约10多天,有夫甘都卢国(今缅甸浦甘城附近)  ;从夫甘都卢国行船约2个多月,有黄支国(今印度东南部海岸),那里民俗大致与珠崖差不多,那个州土地宽广,人口众多,盛产珍奇异物,从武帝以来都来朝贡进见。朝廷设译长,官属黄门,译长与接受招募的人到海内外购买明珠、璧流离和奇石异物,带上黄金和各种丝织品前往。所到国家都提供食宿配偶,蛮夷买船,转送给译长。这地区也以经商交易谋利,有劫夺杀人现象存在,又苦逢大风大浪,译长的随员一些人被溺死了,没有溺死的历数年才回来。那里的大珠周长在2寸以内。平帝元始年间,王莽辅助朝政,想要显示威德,以丰厚的物礼馈赠黄支王,黄支王感情回报,派上使者献上活的犀牛。自黄支国行船约8个月,到皮宗(今马来半岛东南)  ;再行船约2个月,到日南(今越南中部)、象林交界。黄支国南面,有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汉朝的译使就从这里返回了至少到目前,这是有关海上“丝路”最早的记载。历史是最公正的审判官。  《汉书》这段准确无误的记载,合浦作为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的历史地位,已经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中国海上“丝路”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基础
    合浦是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这与合浦所处的地理、经济环境优异,特别是合浦在汉代是岭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分不开的。
    一是政治中心。秦统一前,分布在今的浙、闽、赣、粤、桂一带的许多部族,总称为“百越(粤)”,其中南越分布在今的粤、桂的岭南一带。合浦在秦前为百越之地,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合浦为象郡辖地。汉初属南越国,西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派兵平定南越宰相吕嘉反汉,划出南海郡与象郡交界的地方设合浦郡,同设合浦县。三国吴黄武7年(公元228年)改称珠官郡,不久复称合浦郡。唐贞观8年(公元634年)称廉州;元17年(公元1280年)改设廉州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清改设廉州府,隶属广东省。据考证,合浦郡先后辖5县:徐闻(今广东省徐闻、海康、遂溪等县)、高凉(今广东省阳江、阳春、电白、吴川、化州等县)、临允(今广东省新兴、开平、罗定、信宜等县)、朱卢(今海南省琼山等县)、合浦(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容县、玉林、博白、北流、陆川、钦州、防城、邕宁一部、灵山、浦北、北海市、合浦及广东廉江等县)。上述5县相当现今粤西南和桂东南约3327平方公里范围。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19年(公元43年),合浦郡治由徐闻迁至合浦,从南北朝的梁至清末,合浦历为郡、州、路、府、县治,成为岭南的政治中心是顺理成章的。
    二是经济中心。合浦与中原经济联系已有2千多年历史,秦始皇为平定岭南,开凿灵渠,沟通了中原至合浦的水路,大批移民南下,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加快了合浦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使合浦成为我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合浦经济在汉代已高度发达:(1)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西沙坡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古合浦区域目前所发现的面积最大遗址,遗物散布面积达9万平方米,采集的遗物有磨制的肩石斧、石锛、石刀及夹砂红褐陶和灰褐陶。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有古人类的活动踪迹。(2)战国时造船厂(战船)遗址。清同治年间,乡人曾在廉州九头岭下发现船厂遗址,挖掘出造船木材,坚硬如铁,其中一方形大木,长达20丈,可以想象当时船厂规模之大。(3)发现汉代窑址。近几年在廉州草鞋村、廉州老哥渡、福成上下窑、山口罗美、北海匙羹岭等合浦沿岸发现许多汉代陶瓷窑址,出土和采集到汉代筒瓦、板瓦、罐、钵类陶器及其残片,这些陶瓷生产,大多为出口服务的。窑体内径1.5~2米,这在汉代已达相当规模。(4)丝绸和珍珠生产的发展。据史料记载,汉代合浦的丝绸业和珍珠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合浦最早生产蚕丝的北部地区(今浦北县),以天然树蚕即木蚕为主,由于桑蚕获利大,后来合浦中部和南部地区普遍种桑养蚕。使合浦成为像《廉州府志》所说“海疆第一繁庶之地”。合浦珍珠“是世界名珠”,  “合浦采珠业已近2000年历史”,早在东汉永建年间(公元126~132年),合浦太守孟尝大驰珠禁,几年间使合浦珍珠资源得到很大繁殖,合浦珍珠又称“南珠”,以质地上乘而冠群珠之首,有“东珠(日本)不如西珠(欧洲),西珠不如南珠”之说,故“中国历代都把合浦珍珠当作向朝廷进贡的稀世珍宝”。西汉时出产的珍珠已作为商品,驰誉国内外。  再从合浦古汉墓群的范围(约90多平方公里)、墓数(近万座)和出土文物制造工艺水平看,当时合浦经济已高度发达,这些都标志着合浦在汉代已成岭南经济中心。
    三是军事中心。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开始了统一岭南的事业。为了解决军粮运输,秦始皇公元前214年“使监绿凿渠(注:灵渠)运粮”,于今广西兴安县北,又名兴安运河,从而沟通了湘江和漓江,后又凿桂门关,沟通了北流江与南流江。使秦军从中原出发,进湘江,过灵渠,入漓江,进桂江,接西江,入北流江,过桂门关,进南流江抵合浦。从此沟通了中原和合浦的水路。就是说,中原至合浦北路交通的开辟,首以军事为目的的。因合浦为粤西南和桂东南往交址(今越南)水路之咽喉和必经之道,故合浦成为岭南军事重镇。西汉武帝元鼎4~6年(公元前113~111年),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等率兵平定南越,东汉建武17年(公元41年)派遣伏波将军马援等率兵征交址,唐咸通6年(公元865年),派遣岭南西道节度使高骈率兵击南诏,均先汇集合浦,其中“高骈于海门镇(今合浦县城)屯兵3万”,及其后多个朝代对南方用兵,几乎移师合浦,补充给养,训练水军,修建船舶,作为军事补给基地出兵伐敌,现合浦县城东北10公里的糠头山,相传马援讨交址时驻军于此,故有“居人舂谷积糠成山”之名。廉州“城内有伏波祠和名宦祠各一间,祠内均祀马援塑像”。由于合浦作为出兵伐敌的军事训练补给基地,大批战船急需修理、更新,上述谈到的相当规模的造船厂是题中应有之义。合浦成为当时的军事中心也是不容置疑的。
    四是文化中心。合浦与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秦朝,沟通长江水系和北部湾水系以后,大批移民“沿秦军水道南迁”,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科技,促进了合浦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繁荣。由于合浦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产丰富,有不少是全国甚至国际上有影响的。其中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网络;合浦古汉墓群和建于明万年间山口永安大士阁(又称四牌楼)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角亭、惠爱桥、东坡亭(东坡井)等37处被列为广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文昌塔、魁星楼、文庙龙雕等73处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博物馆收藏文物约5千多件,其中国家一级21件,多次入选国家举办的文物展览或出国展出:1972年望牛岭一座西汉墓出土铜凤灯等5件国家级精品,曾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先后到亚、欧、美三大洲7国展出;1990年《中国古代金、琅、玻璃展》到日本东京、大坂等5大城市展出;1995年《中华五千年文明珍宝展》到挪威展出;1992年《中国文物精华展》和1996年《全国重大考古发现精品展》在京展出等。有关资料入编《中国大百科全书》、  《全国文物精华》等典籍。如此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全国县一级是绝无仅有的,就是多数省城也是望尘莫及的。合浦不愧是古代岭南的文化中心。
    综上所述,秦至汉时,合浦已经成为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用今天的话说,其时合浦已经具备了成为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的硬件和软件。
中国海上“丝路”的历史见证
    由于漫长的历史岁月,风吹雨蚀,人为毁坏,特别是整个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加上维护不力,很多历史遗迹渐渐消失,难寻其清晰的踪影。但历史是一面镜子,合浦作为海上“丝路”的最早起点,“丝路”留下的痕迹至今在县城镇周围仍依稀可见,证据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合浦古墓群出土的文物,不仅对研究我国秦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而且对研究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商贸关系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史料见证。
    一是出土的舶来品品种多。在已挖掘的400多座汉墓中,除了有我国烧制玻璃器皿外,几乎每座都有种类繁多的舶来品,其中1975年出土的有用琥珀雕成的狮子、蜻蛙、扇子、篮子等工艺品;1987年出土的有大量琥珀、玛瑙、琉璃、水晶以及具有外国风格的玻璃器皿和黄金饰物等(有些是一级精品)。据考证,狮子不产于我国,而产于印度以及欧、非各国;  《三国志·魏志》等史籍记载玛瑙多产于大秦(罗马),而合浦汉墓出土的玛瑙最多,所以参加挖掘的广西区文物考古工作者和一位研究亚洲文物的日本专家考证鉴定认为,上述出土文物不是中国的产品,应是印度、中亚或西亚的古代舶来品。中外专家学者的鉴定意见不谋而合,无可辩驳地说明合浦与亚、欧、非洲各国通商早在汉代已经十分频繁了。在众多的舶来品中,其中完好无损的两个玻璃杯(史称琉璃杯)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9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在京对合浦博物馆馆长黎顺鉴、王伟昭说,中国历史博物馆反映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文物很少,如果合浦博物馆这些反映中国古代海上丝路的文物能在中国历博馆展出,不但能大大丰富这方面的展品,还可大大提高合浦作为海上丝路始发港的知名度。笋俞馆长的谈话,人们准确无误地感受到这批文物价值的分量,它以历史物证,证明合浦是中国海上“丝路”的最早起点。
    二是出土的舶来品形态、颜色各异。合浦汉墓出土的壁琉璃不但形态各异,有菱形、扇形、园形、三角形、长圆管形,而且五光十色,如黄色、黑色、月白色、深兰色、浅兰色等。经专家鉴定都是舶来品。这充分说明,合浦作为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的地位不容置疑。
    三是东南亚各国出土大量中国秦汉文物。由于当时航海技术和船队吨位的限制,中国古代船队出海只能沿岸航行,外国船队亦然。因此,合浦作为中外交通、商贸必经之道,又是祖国最南端的港口,成为中国最早进出口港就顺理成章了。通过合浦,外国舶来晶进入中国,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珍珠运到国外,  目前东南亚各国已出土大量中国秦汉文物,其中在越南出土的我国秦代青铜长剑91.3cm,是目前所见到的青铜长剑之极品,另一把秦代三刃为山字型青铜短剑,这两把古剑是一位名叫潘荫辉人士1997年在越南清化民间购得,据考古学家认证,其应是古代中国的南越国铸剑师的杰作,⑨新加坡出土的我国汉代印纹夹沙硬陶和纹硬陶;在苏门答腊、爪哇、婆罗洲等地出土大量中国汉代日用陶瓷器等。观察与分析其彩釉和胎质,与合浦汉墓出土的我国中原产品一样。所有这些都再次证明,早在汉代合浦已与东南亚各国开始了交通、商贸往来,合浦是中国海上“丝路”最早起点的见证。
    (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 (C) 北海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桂ICP备06006473号
桂公网安备 45050202000011号